室妇叹

南陌日长春已半,天风犹寒室妇叹。

咄哉室妇尔何为?卉衣廪粟充冻饥。

饱煖无忧乐以嬉,乃此屡叹将有私。

室妇涕泗言复咽,食鲜袂良焉足说。

近闻官家赈贫民,雄保诸州已捐瘠。

翁姑带索行累累,弱儿失爷夫失妻。

哀号村空野树槁,蔀屋见斗饿鼠啼。

县令具名报大府,星火符来应期聚。

索钱买饼饲公卒,书券质田问邻主。

艰难憔悴不易状,谁实为之俾无养。

呜呼吾人痛切肤,忍死莫作盗贼徒。

君不见苍鹰乳虎有司靡,何但岁凶人化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马祖常的《室妇叹》,描绘了战乱或灾荒时期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与悲苦。诗中通过一位室内妇女的视角,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在物质匮乏、生活困顿中的无奈与哀叹。

首句“南陌日长春已半,天风犹寒室妇叹”,开篇即点明时节与环境,春日虽已过半,但天寒地冻,室内妇女却因寒冷而叹息。接着,“咄哉室妇尔何为?”一句,直接引出妇女的内心挣扎与疑问,她为何要如此叹息?

“卉衣廪粟充冻饥”描述了妇女穿着草衣,依靠储粮勉强维持生计,以应对严寒与饥饿。然而,她却“屡叹将有私”,似乎对现状感到不满,心中有隐忧。这种情感的转折,体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与矛盾。

“室妇涕泗言复咽,食鲜袂良焉足说。”进一步描绘了妇女的痛苦与无奈,她的眼泪和哽咽,表明了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挣扎。她的话语虽未完全表达,但足以让人感受到她的无助与哀求。

“近闻官家赈贫民,雄保诸州已捐瘠。”转而提到政府的救济行动,但“翁姑带索行累累,弱儿失爷夫失妻。”又揭示了救济并未惠及所有人,许多家庭仍然处于困境之中。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救助体系的局限性与不均衡性。

“哀号村空野树槁,蔀屋见斗饿鼠啼。”描绘了村庄的荒凉景象,树木枯萎,饿鼠哀鸣,形象地展现了灾荒带来的破坏与绝望。

“县令具名报大府,星火符来应期聚。”描述了官员上报情况并采取行动,但“索钱买饼饲公卒,书券质田问邻主。”揭示了在救济过程中,官府可能存在的贪腐与不公,以及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付出的高昂代价。

“艰难憔悴不易状,谁实为之俾无养。”表达了对造成这种社会现象原因的反思,以及对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

最后,“呜呼吾人痛切肤,忍死莫作盗贼徒。”诗人呼吁人们珍惜生命,避免走上犯罪的道路,同时表达了对社会公正与人性关怀的渴望。

“君不见苍鹰乳虎有司靡,何但岁凶人化鬼。”以自然界中的强者为例,强调即使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也应保持尊严与勇气,不应轻易放弃生命。

综上所述,《室妇叹》不仅是一首反映元代社会底层人民生活苦难的诗歌,也是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性、社会公正与道德的呼唤。

收录诗词(258)

马祖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字:伯庸
  • 籍贯:元代色目
  • 生卒年:1279~1338

相关古诗词

息斋风竹图道士华山隐得之命予赋之

往年家住筼筜谷,丹鸾之实美如粟。

玄云翻空下深靓,昆吾宝刀削秋玉。

石衣渍锦侵书光,风微粉堕生细香。

琳馆瑶台九天近,夜寒笙磬声锵锵。

万斛苍烟郁江雨,二妃弹瑟潇湘浦。

郫筒蜀酒亦堪沽,蟠石双杖令谁取。

河朔岁晏冰为梁,群木鳞皴临雪霜。

迟汝狂飙莫吹裂,截管他年侑帝觞。

形式: 古风

上京效李长吉

龙沙秋浅云光薄,画罗宫衣侵晓著。

吴娃楚娘侍团扇,象舆凤辇明珠络。

椒花染紫风雨香,三十六盘天路长。

南都北都望行幸,千秋万岁迎君王。

形式: 古风

李夫人

未央天子香熏骨,夫人不贮黄金屋。

水铜无光涩秋月,留得当年旧蛾绿。

瑶台夜佩声阑珊,沈云叫雁沙泉寒。

二十五弦弹凤凰,玉钗小燕飞春山。

形式: 古风

蔡州妓赵氏坠崖以死自誓作诗讽俗

鳞鳞汝水冰碧光,汝之左右百草芳。

红兰紫桂媚长昼,钩辀鸟子回银塘。

茭蒲无数菱叶小,西家鞦韆属年少。

燕泥霁雨风景酣,帘箔依稀有歌笑。

赵氏女子邯郸娼,綵丝绣履踏春阳。

心思宛转萦云缕,羞对儿郎唱凤凰。

乐山嵯峨石生雨,乡人迎神奏歌舞。

婆婆起向神祠前,祝愿生身事针组。

野风吹目双泪零,泉声松韵相泠泠。

谁言女子情爱癖,誓死命轻如鸟翎。

鸟翎飞上合欢树,开花夜夜无愁苦。

秋香不断相思浦,玉钗断股埋黄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