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月

一片中天月,寒光满玉关。

此夜烽烟静,平沙万帐閒。

作镜临青冢,飞霜染黑山。

陇头征戍客,怅望损红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边月》由明代诗人岑徵所作,描绘了边疆月夜的壮丽景象与戍边将士的孤独心境。

首句“一片中天月”,简洁有力地勾勒出月挂中天的广阔画面,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接着,“寒光满玉关”一句,不仅点出了月光的寒冷与皎洁,还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边塞的玉门关,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凄凉的氛围。

“此夜烽烟静,平沙万帐闲”两句,通过对比烽火与和平,展现了边关夜晚的宁静与安宁,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暂时停歇,以及戍边将士们在和平时刻的内心世界。

“作镜临青冢,飞霜染黑山”则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自然景观,将月光比作镜子,映照着青冢(古代墓葬),同时飞霜覆盖了黑色的山峦,形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既美丽又带有一丝悲凉。

最后,“陇头征戍客,怅望损红颜”直抒胸臆,表达了边关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因长期戍守边疆而带来的身心疲惫和岁月流逝的感慨。这一句将个人情感与边塞生活紧密结合,深刻揭示了戍边将士的孤独与牺牲精神。

整体而言,《边月》通过对边塞月夜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边疆独特的自然风光,更深刻地反映了戍边将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历史深度。

收录诗词(208)

岑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边烽

虏骑乘秋入,边烽列障开。

移时传雁塞,发处认龙堆。

火势侵云直,军声动地来。

呼韩知有备,不敢过轮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边马

天马玉花骢,能争绝塞功。

纵然金作范,不似渥洼中。

老识阴山路,寒嘶大漠风。

频年经百战,辛苦护羌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边草

秋霜凋不尽,野烧亦何为。

大漠连天远,平沙失路歧。

青归胡后冢,白没李陵碑。

久戍王孙老,归期总未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边尘

起处不因风,纷纷四望同。

黄云兼扑面,白骨并飞空。

惨淡交河合,微茫玉塞中。

年年积金甲,衰老惜英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