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江楼晚眺分赋

高楼雄近郭,古驿带长堤。

石室横当北,梧江抱自西。

光摇虚壁动,青入画阑低。

缥缈云生牖,崚嶒石作梯。

四隅回曲阁,三叠跨长蜺。

朱拱浮花满,明窗落照齐。

佳哉行乐地,久矣困征鼙。

虽复橐弓后,犹闻伏枥嘶。

风高团赤叶,苔浅涩青泥。

屋角闲铃语,檐牙寄鸟栖。晚帆归习习,霜?远凄凄。

幸有朋俦聚,还同笔砚携。

读铭思跃马,临渚忆燃犀。

胜会诚难得,新诗好遍题。

莫嫌冬日短,今夕月如圭。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阅江楼傍晚时分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联“高楼雄近郭,古驿带长堤”开篇即以宏大之景引入,高楼矗立于城郊,古驿道蜿蜒至长堤,展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空间的辽阔感。

颔联“石室横当北,梧江抱自西”则进一步描绘了楼前的自然景观,石室横跨在北方,梧桐江水自西而来,动静结合,展现了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共生。

颈联“光摇虚壁动,青入画阑低”写出了夕阳余晖洒在楼壁上,光影摇曳,绿意渗透画栏的情景,生动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

尾联“四隅回曲阁,三叠跨长蜺。朱拱浮花满,明窗落照齐”则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楼阁的复杂结构和光影交错之美,朱红色的拱门上似乎浮着花朵,明亮的窗户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和谐。

接下来的几联“佳哉行乐地,久矣困征鼙。虽复橐弓后,犹闻伏枥嘶。风高团赤叶,苔浅涩青泥。屋角闲铃语,檐牙寄鸟栖”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对过往征战生活的反思。高风中飘扬的红叶,青苔覆盖的泥泞小路,以及屋角的铃声与檐牙上的鸟栖,都充满了生活气息与自然之美。

最后,“晚帆归习习,霜?远凄凄。幸有朋俦聚,还同笔砚携。读铭思跃马,临渚忆燃犀。胜会诚难得,新诗好遍题。莫嫌冬日短,今夕月如圭”则将思绪拉回到眼前的景象,晚归的船只,远处的霜气,以及与朋友相聚的欢乐时光,都让诗人感到满足与珍惜。他期待着能创作出更多新的诗歌来记录这些美好的时刻,并且认为即使是冬天的日子也因有如此美景而变得不短。

整首诗通过对阅江楼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雯光宴集用吴刺史园次扇头原韵即席赋

送客分题是隔年,客来已度九秋烟。

似从岭海酬诗债,先向端溪问砚田。

寒雪未回中夜棹,暖风初试小梅天。

使君地主能开社,菊径犹多泛酒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王将军孝扬

海陬别日枉新诗,妙画清才举世知。

鸟在榆枋吾自笑,凤翔霄汉见何期。

巫贤益大先臣业,吉甫曾将六月师。

岭外小民怀世泽,几时膏雨更南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哭庞甥东侣孝廉二首(其一)

把书不禁泪盈盈,年与而翁本弟兄。

一自玉楼天有召,喜看秋榜汝成名。

祝鸠命氏初贻□,鸿雁联飞日迈征。

及识君家今五世,可堪垂暮哭吾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哭庞甥东侣孝廉二首(其二)

见汝成童外祖前,今看行状倍潸然。

传书止有中郎女,作赋才过贾谊年。

貂敝长安频是客,凫飞叶县未成仙。

白头老母伤何极,奉养犹资汝弟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