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阅江楼傍晚时分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联“高楼雄近郭,古驿带长堤”开篇即以宏大之景引入,高楼矗立于城郊,古驿道蜿蜒至长堤,展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空间的辽阔感。
颔联“石室横当北,梧江抱自西”则进一步描绘了楼前的自然景观,石室横跨在北方,梧桐江水自西而来,动静结合,展现了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共生。
颈联“光摇虚壁动,青入画阑低”写出了夕阳余晖洒在楼壁上,光影摇曳,绿意渗透画栏的情景,生动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
尾联“四隅回曲阁,三叠跨长蜺。朱拱浮花满,明窗落照齐”则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楼阁的复杂结构和光影交错之美,朱红色的拱门上似乎浮着花朵,明亮的窗户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和谐。
接下来的几联“佳哉行乐地,久矣困征鼙。虽复橐弓后,犹闻伏枥嘶。风高团赤叶,苔浅涩青泥。屋角闲铃语,檐牙寄鸟栖”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对过往征战生活的反思。高风中飘扬的红叶,青苔覆盖的泥泞小路,以及屋角的铃声与檐牙上的鸟栖,都充满了生活气息与自然之美。
最后,“晚帆归习习,霜?远凄凄。幸有朋俦聚,还同笔砚携。读铭思跃马,临渚忆燃犀。胜会诚难得,新诗好遍题。莫嫌冬日短,今夕月如圭”则将思绪拉回到眼前的景象,晚归的船只,远处的霜气,以及与朋友相聚的欢乐时光,都让诗人感到满足与珍惜。他期待着能创作出更多新的诗歌来记录这些美好的时刻,并且认为即使是冬天的日子也因有如此美景而变得不短。
整首诗通过对阅江楼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