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岁暮杂感三首(其一)》由晚清诗人徐兆玮创作,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与忧虑。
首句“击筑悲歌行路难”,以击筑和悲歌描绘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彷徨,行路难则暗示了社会环境的艰难与复杂。接着,“鲸鳌吞吐倒洪澜”一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社会动荡比作鲸鳌的吞吐,洪澜则象征着社会的波涛汹涌,形象地展示了当时社会局势的动荡不安。
“但衿巨海鹏初息,只痛危梁燕未安”两句,通过“巨海鹏”的比喻,象征国家或社会的大局稳定,但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全与稳定的担忧;“危梁燕未安”则以燕子在危险的梁上飞翔,比喻人民生活尚未安定,暗含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礼聘远闻求颇牧,自强谁解学商韩”两句,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与对国家自强不息的期待。其中,“颇牧”和“商韩”分别指古代的名将和思想家,诗人借此呼吁社会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利用,强调了自强的重要性。
最后,“狂言何必惊宾座,且酌黄醅御岁寒”两句,以轻松的口吻结束全诗,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变革的乐观态度,认为激进的言论不必引起恐慌;另一方面,通过“黄醅御岁寒”这一细节,寓意在寒冷的岁月里,人们应相互扶持,共同度过难关,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生动,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也展现了其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深切关怀与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