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僧如梵摘阮

人物风流远。忆当年、江东跌宕,知音南阮。

惯倚胡床闲寄傲,妥腹难凭琴桉。

妙制拥、银蟾光满。

千古不传谁好事,忽茂陵、金碗人间见。

轻擘动,思无限。长安钗鬓春横乱。

仿规模、红绦带拨,媚深情浅。

安识高山流水趣,儿女空传恩怨。

使得似、支郎萧散。

听到三闾沈绝处,惨悲风、摇落寒江岸。

不肠断,也肠断。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寻他校对》中的片段,实际上是她在丈夫去世后,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哀愁。通过这几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过往生活的怀念。

“人物风流远”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渴望,那些风流倜傥的人物已经远去,无法再次相见。紧接着,“忆当年、江东跌宕,知音南阮”两句,通过对“江东”和“南阮”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知音难求的无奈。

“惯倚胡床闲寄傲,妥腹难凭琴桉”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又带点忧伤的情境。胡床常用来形容一种放松、懒散的生活状态,而“妥腹难凭琴桉”则表现了诗人对于音乐艺术的渴望与不易。

“妙制拥、银蟾光满。千古不传谁好事,忽茂陵、金碗人间见。”在这里,“银蟾光满”可能是指月亮,而“千古不传谁好事”则是一种对历史中美好瞬间难以流传的感慨,接下来的“忽茂陵、金碗人间见”又是一个意象的转换,可能是在说某些往昔的美好时刻突然出现在眼前。

随后的几句,“轻擘动,思无限。长安钗鬓春横乱。仿规模、红绦带拨,媚深情浅。”则是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和内心复杂情感的抒发。“轻擘动”、“思无限”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心境,而“长安钗鬓春横乱”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表现了春天的繁华与纷乱。最后两句通过对服饰和带子的描写,传递了一种内心的情感波澜。

诗人在这里展现了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才华,同时也透露出了个人的悲凉情绪,这些都是李清照词作中常见的主题。

收录诗词(14)

李好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生平不详。自署乡贡免解进士。清吟阁本《阳春白雪》载:“好古字仲敏,原籍下郢(今陕西渭南县东北),可备一说。”根据他写于扬州的两首《八声甘州》、两首《江城子》里的自述推断,他大约活动于南宋中后期。少年有大志,但无法获得报国的机会,大约30岁时尚未求到功名,于是乘船千里,到扬州一带游览。又据其《酹江月》:“四十男儿当富贵,谁念漂零南北”,可知他中年以后仍然不得意,到处流浪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

为怯赪云挟暑飞。嫩凉故故著征衣。

江风吹雨过楼西。

未必男儿生不遇,时来咳唾是珠玑。

功名终岂壮心迟。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清平乐(其二)

瓜州渡口。恰恰城如斗。乱絮飞钱迎马首。也学玉关榆柳。

面前直控金山。极知形胜东南。更愿诸公著意,休教忘了中原。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一)

清淮北去。千里扬州路。过却瓜州杨柳树。

烟水重重无数。柁楼才转前湾。云山万点江南。

点点尽堪肠断,行人休望长安。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菩萨蛮(其二)垂丝海棠零落

东风一夜都吹损。昼长春殢佳人困。满地委香钿。

人情谁肯怜。诗人犹爱惜。故故频收拾。

云彩缕丝丝。娇娆忆旧时。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