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过云烟幕,天成水墨屏。
江添半篙绿,山失数峰青。
某寺藏松坞,谁舟系柳汀。
杜鹃声正急,那对夕阳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山川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雨过云烟幕,天成水墨屏",开篇便以壮阔之笔勾勒出一副巨大的山水画卷,雨后的天空如同自然界最纯净的颜料,将大地洗涤得清新脱俗。这里的"云烟幕"和"水墨屏"都是对视觉效果的精妙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
接着,"江添半篙绿,山失数峰青"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境。雨后的江水变得更为清澈,仿佛添加了几分翠绿色的笔触,而远处的山峦在雨雾中若隐若现,有些峰尖不再那么明显,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某寺藏松坞,谁舟系柳汀"则引领读者进入一个静谧而又富有诗意的场所。这里的"某寺"未必是具体指代,而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它隐藏在松林之中,只留下隐约的轮廓。而那只停靠在柳树下的舟,似乎也等待着什么,或许是诗人心中的平静与宁谧。
最后两句"杜鹃声正急,哪对夕阳听"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杜鹃(一种鸟类)的鸣叫在这雨后的宁静中显得尤为急切,它似乎也在呼唤着什么,或许是在呼唤那即将消逝的黄昏时分。而那对夕阳,恰好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是他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影。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表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命瞬间的细腻捕捉。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历历湖南道,骎骎岭右州。
感时僧解夏,触事客惊秋。
雨洗流金虐,风生落木愁。
一萍如寄耳,往梦付悠悠。
玉笋环星拱,青螺带雾披。
山为天下胜,境占岭南奇。
援笔难穷者,凭阑尽有之。
不因身世累,筑室老于斯。
峰巍鳌柱疑娲立,地峻龙门自禹开。
山色半昏朝欲雨,滩声不蛰夜何雷。
云屏烟障相迎送,沙鸟风樯几去来。
徙倚阑干不知倦,一诗弹压愧非材。
安刘事固异危刘,相去英雄二百秋。
火德方中徒僣帝,星营何陨遽亡侯。
草庐龙去存吴恨,陛戟蛙狂遗汉羞。
成败不同俱庙食,宁非霸业结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