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

翠华临阙巷无人,曼衍鱼龙触眼新。

羽蝶低昂万人醉,木山綵错九城春。

闲坊厌听粻䊗鼓,晓漏犹飞轣辘尘。

谁解招邀狂处士,掺挝惊倒坐中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华丽的车驾停在空寂的宫门巷,新颖的鱼龙舞表演吸引眼球。
轻盈的羽蝶起舞,万人沉醉其中,木制的山景与彩绘交错,仿佛九座城都沉浸在春天的气息中。
宁静的街坊已厌倦了琐碎的市井鼓乐,清晨的漏壶声中还回荡着车轮碾过尘土的声音。
谁能邀请到那个狂放的隐士,他的击鼓声让在座的宾客都惊讶得跌倒。

注释

翠华:华丽的车驾。
临阙:靠近宫殿。
巷:街道。
曼衍:繁多而新奇。
鱼龙触眼新:新颖的鱼龙舞表演。
羽蝶:轻盈的蝴蝶。
万人醉:万人沉醉。
木山綵错:木制山景与彩绘交错。
九城春:整个城市的春天。
闲坊:宁静的街坊。
厌听:厌倦听。
粻䊗鼓:琐碎的市井鼓乐。
晓漏:清晨的漏壶声。
狂处士:狂放的隐士。
掺挝惊倒坐中宾:击鼓声使在座的人惊讶跌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元夕》。诗中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以“翠华临阙巷无人”起笔,展现出皇家仪仗过后街道的寂静,随后通过“曼衍鱼龙触眼新”描绘出热闹的舞龙舞狮表演,令人眼前一亮。"羽蝶低昂万人醉"形象地刻画了彩蝶飞舞,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木山綵错九城春”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和城市的热闹气氛。

接下来,“闲坊厌听粻䊗鼓”写出了即使是偏远的街巷,也被节日的鼓声所吸引,显示出节日的影响力。“晓漏犹飞轣辘尘”则描绘了清晨时分,车马络绎不绝,尘土飞扬的场景。最后两句“谁解招邀狂处士,掺挝惊倒坐中宾”,则以幽默诙谐的口吻,想象有谁能邀请到狂放不羁的隐士,他的狂放行为可能会让在座的宾客惊讶不已。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元宵节的喜庆与热闹,以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节日的期待。

收录诗词(235)

周邦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汉族。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字:美成
  • 号:清真居士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056年-1121年

相关古诗词

寿宋守

珥笔曾趋殿两间,冰姿清彻照朝班。

民讴在处思廉范,谏疏何人忆贾山。

竹简翻经秋闭阁,玉棋欢客夜留关。

直须剩饮邦人寿,天上如今欲赐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寿陈运干

节过中和日有三,台星一点下江南。

因仍睿算疏恩宠,多少春风在笑谈。

颂祝椒花随以柏,恩袍欺草绿于蓝。

儿孙更祝无穷寿,齐指庄椿愿与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谩书(其二)

旧识回文谱,新谐远调讴。

望归朝对镜,合饮夜藏钩。

融蜡粘花蒂,烧檀暖麝油。

双眉谁与画,张敞自风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谩书(其一)

窗影蝇飞见,帘花日照成。

汗馀胡粉薄,香度越罗轻。

书叶蚕头密,调笙凤咮鸣。

情来愁不语,极目雁南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