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寄曾省之》。诗中以“分居岭北南,异地幸同心”开篇,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身处两地,但心却紧紧相连的情感。接下来的“匪石能攻玉,如兰即断金”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坚贞不渝的友情比作坚不可摧的石头和纯洁无瑕的兰花,形象地描绘了友谊的珍贵与坚韧。
“君从卜肆隐,予卧海门深”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不同生活状态,一个隐于卜肆(占卜店铺),一个独卧海边,虽然环境各异,但彼此的心灵相通,共同追求着精神的寄托与内心的宁静。
最后,“春别不曾送,秋风劳夜吟”两句,通过时间的更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春天分别时未曾送行,而到了秋天,诗人却在夜晚劳神吟诗,以此来寄托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诗人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