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万竿图

剑城老人年八十,间酌剑池研墨汁。

秋风悠忽起毫端,龙翔凤舞湘灵泣。

昔曾许我烟雨万竿图,一竿未作俄云殂。

荒烟几见暗宿草,暮雨空闻啼鹧鸪。

唐君何从得此幅,使我观之动心目。

抱负徒存晚节坚,奔驰已愧尘襟俗。

此图欲买千金难,且解腰下青琅玕。

还君九千九百九十馀九竿,分我一竿伴岁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画家以剑池中的水研磨墨汁,挥毫创作出一幅烟雨万竿的画作。画面中,秋风轻拂,笔触如龙凤般灵动,引得湘水精灵为之哭泣。然而,这幅画却未能完成,仅留下几缕荒烟和空寂的草丛,以及远处鹧鸪的哀鸣。诗人感叹,这幅画仿佛是古人对烟雨竹林的永恒记忆,却因画家的早逝而未能完整呈现。

接着,诗人提到一位名叫唐君的人,偶然得到了这幅未完成的画作,使他心生感慨,仿佛能透过画作感受到画家的抱负与坚持。诗人表达了对这幅画的珍视之情,愿意付出千金来购买,但最终决定将其中的一竿赠予对方,以共赏岁寒之美。整首诗通过描述画作及其背后的故事,展现了对艺术与人性深度的思考,以及对未竟事业的惋惜与怀念。

收录诗词(446)

邓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大名高教谕考满

簿书辞吏事,桃李萃公门。

人羡教官乐,我爱师道尊。

昔年叨振南州铎,采芹泮水歌思乐。

庭下春浓草带交,琴边昼永槐阴落。

有时歌咏游舞雩,清风习习吹华裾。

贤关圣域恣取遍,教官之乐谁能如。

于今列职鹓班里,满眼门墙旧桃李。

逢迎犹是超时人,师道之尊有如此。

先生十载教名邦,英才济济登岩廊。

铨曹课绩列优等,当路闻名交荐章。

瑾瑜由来无定价,行看待诏登金马。

可人一段好情怀,拂拭华笺为君写。

形式: 古风

念二子

二子死已久,我心犹未忘。

时复一思之,宛如在我旁。

阿满行年方九岁,信口说书能属对。

章儿六岁未发蒙,四声反切皆暗通。

兄弟参差双玉树,不比寻常豚犬竖。

我时辞家游广西,大者牵衣小者啼。

只言父子情眷恋,岂料归来不相见。

兄死半月弟遽从,双函同寄佛寺中。

念父有言留与母,使我闻之割心腑。

家山归骨已多年,私爱不断如绳牵。

情之所钟在我辈,子夏丧明岂其罪。

眼前虽有黄口儿,几何望得长成时。

兄弟碌碌各自屋,异乡何人是手足。

一回念子一回忧,忧得黑头成白头。

形式: 古风

悯三子

蜾蠃育螟蛉,祝之令似我。

螟蛉生羽翼,飞出负蜾蠃。

人言养子恩义轻,我养三子如亲生。

大郎有力能干蛊,不避当前有豺虎。

二郎营家十五年,囊里曾无私己钱。

罗生质寔家人子,樵爨井臼随指使。

养男只为身家谋,三子若在吾何忧。

可怜命短留不住,旬日之中相继去。

邻人见我哭之悲,谓我莫是亲生儿。

他家螟蛉生羽翼,四散自飞还自食。

负义不死有义亡,彼苍视听何茫茫。

我闻此语重悲愤。呜呼三子诚可悯。

形式: 古风

题盱江清隐图

盱江老人读书老,杜门不许红尘到。

夜来风雨送春归,满院落花闲不扫。

屋外青山山上云,啼猿唳鹤声相闻。

舍南舍北皆春水,钓鱼矶畔多鸥群。

江南风景好如画,先生买得宁论价。

只恐猿惊鹤怨鸥盟寒,征书催到金门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