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山行》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深山之中所见之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两山开一径”,简洁而有力地勾勒出山路的险峻与狭窄,两座山峰之间仅有一条蜿蜒的小路,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安排的一道通道。接着,“杳杳入云烟”一句,将视线引向远方,山路上升腾的雾气与云朵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远的氛围。
“仄磴樵人下,危峰野衲禅”两句,通过对比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活动:山路上,樵夫艰难地攀行于陡峭的石阶上;而在高耸的山峰之上,僧侣静坐修行,远离尘嚣。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山林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断鸿愁返照,归马识斜川”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黄昏时分,孤雁在夕阳的余晖中飞行,似乎带着一丝忧愁;而归家的马儿却能辨识出回家的路径,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是对生命本能的一种赞美。
最后,“井邑干戈后,凋零异昔年”两句,将视角拉回人间,点明了战争之后,乡村的凋敝景象与往昔大不相同。这一转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和平与安宁的深深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行途中所见之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类生活状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边贡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社会变迁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