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樊都尉翠微山庄

攒峰缺处望亭台,石室金堂为客开。

坐见野云从地起,卧闻山雨到窗来。

秋声飒沓惊涛汹,瞑色巃嵷远壑哀。

自笑诗人能好事,连宵抱被宿崔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樊都尉翠微山庄时所见所感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情感。首联“攒峰缺处望亭台,石室金堂为客开”以动态的视角展开,仿佛在群峰之间,诗人抬头远眺,只见亭台楼阁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而山庄内石室金堂的大门也为他敞开,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亲切的氛围。

颔联“坐见野云从地起,卧闻山雨到窗来”则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山庄内外的自然景象。坐在室内,诗人目睹野云从地面升起,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而躺在床上,窗外山雨淅沥,声声入耳,更添了几分宁静与诗意。

颈联“秋声飒沓惊涛汹,瞑色巃嵷远壑哀”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秋风呼啸,如同惊涛骇浪,令人感到震撼;而暮色苍茫,远处山谷传来哀鸣,既有凄凉之感,也蕴含着深远的意境。

尾联“自笑诗人能好事,连宵抱被宿崔嵬”则是诗人对自己行为的自我调侃与感慨。在如此壮丽的山水间连宿数夜,诗人不禁自嘲,但这种行为恰恰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明末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病间偶成

悲风急景穷阴日,布帐匡床卧病身。

岂谓光阴还属我,如何造物亦欺人。

往来礼断翻为适,宠辱心忘不厌贫。

闻说伯恭还进学,病中真可养心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纪梦

有菀者树,其石惟磐。有二道士,对坐俨然。

而我何为,亦参其坐。有一道士,顾而贻我。

非药非石,错落璀瑳。或从取之,我食其一。

觉而甘香,我病如失。仰睇道士,云山邈然。

安得从之,终身周旋。

形式: 四言诗

读白集

朝事不预闻,人事不复理。

家事不复关,身事不复治。

翛然卧榻上,乃至无一事。

长日谁与言,太原白居易。

形式: 古风

怀山

我年四十四,须发已见白。

况复秋冬来,尪然抱羸疾。

强颜班行中,公私有何益。

既不能随时,又不任陈力。

独无百亩田,独无五亩宅。

一朝辞禄养,何以谋代食。

欲留谅不能,欲去且未得。

公私两乖违,转展复反侧。

行藏去住间,贤者逝不惑。

若非太阿锋,割断利名索。

一朝复一朝,到老终役役。

古人邈已远,近事堪法式。

不见毛贞甫,四十挂朝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