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八日观潮

海门乍见一线白,江下涛头十丈黄。

数点红旗争出没,千艘飞橹下沧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在海门初见一线白色,
江水中涛头涌起十丈黄沙。

注释

海门:指长江口或类似地理位置。
一线白:形容江水与天相接处的白色浪花。
江下:指江面之下。
涛头:大浪的顶端。
十丈黄:夸张描述浪花的高度。
红旗:可能指船只上的旗帜。
争出没:争相出现和消失。
千艘:虚指众多船只。
飞橹:快速行驶的船桨。
沧浪:形容江水深且广。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徐瑞在八月十八日观赏壮观的钱塘江潮水的景象。首句"海门乍见一线白",形象地写出潮水初起时,如同海门处的一线白色浪花,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江下涛头十丈黄",进一步描绘了潮水翻滚时的巨大浪花,颜色鲜明,气势磅礴,仿佛涛头高达十丈。

"数点红旗争出没",诗人巧妙地将观潮的人们和自然景观相结合,几面红旗在汹涌的潮水中时隐时现,增添了动态感,也反映出人们对于大潮的好奇与热情。最后"千艘飞橹下沧浪",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船只在巨浪中穿梭的场景,犹如千帆竞发,飞快地驶向江面,展现了潮水带来的壮丽景象和人们的豪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生动,画面感强,既描绘了钱塘江潮的壮观,又融入了人的情感,体现了宋诗的豪放与细腻并存的特点。

收录诗词(362)

徐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 字:山玉
  • 号:松巢
  • 籍贯:江西鄱阳
  • 生卒年:1255~1325

相关古诗词

丙戌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其三)

出山归隐计无成,舟泊菰丛胶断冰。

记取东湖风雪夜,青荧一点隔林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丙戌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其十)

封侯几见梦魂销,千万徒劳重压腰。

只待区中缘了尽,携家采药住中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