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江南柳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注释

路尘:道路上飞扬的灰尘。
柳桥:柳荫下的桥。
古代常折柳赠别,因泛指送别之处。
分袂:离别;分手。
   何况:连词,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关情:掩饰感情;动心,牵动情怀。
斜照:斜阳。
新月:夏历每月初弯细如钩的月亮。
倚望:徙倚怅望。
亭亭:形容耸立高远:浮云亭亭如车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往昔时光和远方亲人深深眷恋的情怀。开篇“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两句,设置了一种离别的氛围,隋堤即隋朝遗留的堤岸,此处用以表达对往事的追忆,而“波急路尘轻”则描绘了行者匆忙之状,以及道路上的尘土被风吹起,显得分外凄凉。

接着,“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两句,更深化了离别的情感。古人相传,柳树常在春日萦绵,故而有“柳堤”之称,这里的“柳桥”即指那些成为人们送别地点的桥梁。“今古”二字,跨越时空,表明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离别总是让人感到悲伤。每当看到有人在柳桥上分袂(一种古代的离别仪式,即朋友相见时各自留下一部分衣袖以作纪念)便会生出愁绪。

“何况自关情”一句,强调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深。这里的“关情”指的是内心深处的情感联结,即使是自己也无法割舍这种牵挂。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这几句则转向了夜晚的景象,夕阳西下之后,一轮明月升起,映照着西边的城墙。诗人站在城楼之上,多次仰望天际,表达了自己愿意化作那清澈的月光,如同月亭中的人一般自由地漫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最后,“千里伴君行。”则是一种祝愿,希望能够陪伴着亲人一起走过千里的路程,无论是现实还是精神上的陪伴,都透露出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往昔时光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故土、亲情的无限眷恋之情。

收录诗词(191)

张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 字:子野
  •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
  • 生卒年:990-1078

相关古诗词

江城子

镂牙歌板齿如犀。串珠齐。画桥西。

杂花池院,风幕卷金泥。

酒入四肢波入鬓,娇不尽,翠眉低。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城子

小圆珠串静慵拈。夜厌厌。下重帘。

曲屏斜烛,心事入眉尖。

金字半开香穗小,愁不寐,恨西蟾。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百媚娘

珠阙五云仙子。未省有谁能似。

百媚算应天乞与,净饰艳妆俱美。

若取次芳华皆可意。何处比桃李。蜀被锦纹铺水。

不放彩鸳双戏。乐事也知存后会,争奈眼前心里。

绿皱小池红叠砌。花外东风起。

形式: 词牌: 百媚娘

行香子

舞雪歌云。闲淡妆匀。蓝溪水、深染轻裙。

酒香醺脸,粉色生春。更巧谈话,美情性,好精神。

江空无畔,凌波何处,月桥边、青柳朱门。

断钟残角,又送黄昏。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形式: 词牌: 行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