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陆元辅所作的《送袁重其归吴门》,通过“青眼沧桑阅逝波”开篇,以沧桑之眼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深刻感慨。接着,“百年世事足悲歌”一句,点明了对百年间世事变迁的哀叹,充满了对历史的悲凉感。
“尊前故旧凋零半,乱后文章感慨多”描绘了诗人与老友相聚时的场景,面对半数已故去的老友,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在战乱之后,文章中蕴含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对时代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
“鲈脍正堪淹客棹,《骊驹》无奈向关河”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复杂心情。“鲈脍”出自张翰典故,象征着归隐或思乡之情;“《骊驹》”则是离别之歌,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归途,而诗人却只能目送其远去,心中满是不舍与无奈。
最后,“凭君一寄昌亭泪,江左风流更几何?”诗人希望友人能将自己心中的泪水带回家乡,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风流人物的怀念与对当前时代风貌的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