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山居四十首(其十二)》由元代诗人栯堂所作,通过“即今休去便休去,何事却求身后名”这两句开篇,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接下来,“世乱孙吴谋略展,才高屈贾是非生”,诗人借历史人物孙权、吴国与屈原、贾谊的典故,探讨了乱世中才智之士的际遇与命运,暗示了个人才华在动荡时局中的复杂表现。
“沟中断木千年限,海上浮槎万里情”,这两句运用自然景象,以千年老树和远航的木筏为喻,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以及追求理想旅程的艰辛与遥远。最后,“谁识枯禅凉夜月,松根一片石床平”,诗人以静观自得的心态,描绘了一幅夜月之下,禅者独坐松根石床的宁静画面,表达了对超脱世俗、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自然和内心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社会现实及个人精神世界的独特见解,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