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度过东邻

每度过东邻,东邻愈觉勤。

既来长是愧,相见只如亲。

饮食皆随好,儿童亦自忻。

吾乡有是乐,何必更求仁。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每次走过东边的邻居,东边的人显得更加勤奋。
既然来了就总是感到惭愧,相见时就如同亲人一般。
饮食都按照喜好准备,连孩子们也感到开心。
在我的家乡有这样的乐趣,又何必去追求更高的仁德呢。

注释

既:既然。
来:来到。
长:总是。
是:这。
愧:惭愧。
只如:如同。
亲:亲人。
饮食:吃喝。
好:喜好。
自:自己。
忻:高兴。
吾乡:我的家乡。
乐:乐趣。
何必:何必还要。
更:再。
求:追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邵雍对邻居的亲近与欣赏之情。他每次拜访东邻,都感受到对方的勤劳和热情,这种邻里关系亲切而温馨。诗人对于邻居的款待感到既惭愧又感激,因为邻居的好意使他如同家人一般受到照顾。孩子们也因两家人的友好互动而欢欣。诗人感慨,自己家乡有这样的和谐快乐,已经足够美好,无需再向外寻求其他的仁德之乐。整首诗洋溢着淳朴的人情味和对邻里生活的赞美。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每度过东街

每度过东街,东街怨暮来。

只知闲说话,那觉太开怀。

我有千般乐,人无一点猜。

半醺欢喜酒,未晚未成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求鉴吟

人无鉴流水,当求鉴止水。

流水无定形,止水有定体。

人无鉴于水,当求鉴于人。

水鉴见人貌,人鉴见人神。

形式: 古风

男子吟

欲作一男子,须了四般事。

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

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倚。

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里。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花月长吟

少年贪读两行书,人世乐事都如愚。

而今却欲释前憾,奈何意气难如初。

每逢花开与月圆,一般情态还何如。

当此之际无诗酒,情亦愿死不愿苏。

花逢皓月精神好,月见奇花光彩舒。

人与花月合为一,但觉此身游蕊珠。

又恐月为云阻隔,又恐花为风破除。

若无诗酒重收管,过此又却成轻辜。

可收幸有长诗篇,可管幸有清酒壶。

诗篇酒壶时一讲,长如花月相招呼。

有花无月愁花老,有月无花恨月孤。

月恨只凭诗告诉,花愁全仰酒支梧。

月恨花愁无一点,始知诗酒有功夫。

些儿林下闲疏散,做得风流罪过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