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镇海楼

鄮山深处古明州,新有江南客倚楼。

凤阙天连便望日,蛟门海晏不惊秋。

头颅已迫残年景,身口聊为卒岁谋。

萧飒西风吹败叶,满眶清泪自难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在鄮山深处的古老明州,新来了一个江南的旅人独自倚在高楼。
皇宫的飞檐直连天际,仿佛能望见太阳升起,蛟门海域平静如秋,不觉秋意袭来。
年华已接近暮年,我只剩头颅和身体,勉强为生活打算。
西风萧瑟,吹落了枯败的树叶,眼眶中满含的清泪难以抑制。

注释

鄮山:一座山的名字。
古明州:古代的州名,这里指宁波。
江南客:来自江南的客人。
倚楼:倚靠在楼上。
凤阙:皇宫的代称。
天连:直连天空。
蛟门:地名,可能指宁波附近的海域。
海晏:海面平静。
头颅:头部,这里比喻生命。
残年景:晚年时光。
身口:身体和口,指生活所需。
卒岁谋:度过一年的生活计划。
萧飒:形容风声凄凉。
败叶:落叶。
清泪:清澈的眼泪。
难收:难以控制或停止。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藏于鄮山之中的古州图景,诗人以“新有江南客倚楼”展开笔触,透露出一丝旅人的孤独与怀旧。"凤阙天连便望日"写出了登高远眺之境界,意境辽阔,而"蛟门海晏不惊秋"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

诗人随后转入个人情感的表达,“头颅已迫残年景”表露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无奈与哀伤,而“身口聊为卒岁谋”则是对将要到来的新一年所做的无奈准备。

最后两句"萧飒西风吹败叶,满眶清泪自难收"描绘了秋天落叶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悲凉。西风吹散了枯叶,而诗人的眼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清泪。这不仅是对自然界变化的感慨,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易逝以及个人宿愿未了的情感。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是一首蕴含丰富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谢世诗二首(其二)

边马南来动北风,屡陈长策矢孤忠。

群豺横暴嘉谋遏,仪凤高飞事业空。

愁恨暗消榕树绿,寸心漫拟荔枝红。

欲知千载英雄气,尽在风雷一夜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谢世诗二首(其一)

股肱十载竭丹心,谏草虽多祸亦深。

补衮每思期仲甫,杀人未必是曾参。

毡裘浩荡红尘满,风雨凄凉紫殿阴。

遥望诸陵荒草隔,不堪老泪洒衣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赋惠计院允堂

荆溪惠子鬓鬅鬙,义理钻研到粹精。

允以名堂由意实,漫云从仕但心亨。

一窗春草无穷意,四壁秋蛩不断声。

若向此中能领会,始知持敬造存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赓刘自昭出郊佳什

倦听衙官报两衙,出门山水即吾家。

浅深碧绿湖田稻,浓淡红黄野岸花。

草草人生知有限,悠悠客恨自无涯。

凉飔特为驱袢暑,白鸟青天万里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