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馀字

望幸三秋暮,登高九日初。

朱旗巡汉苑,翠帟俯秦墟。

宠极萸房遍,恩深菊酎馀。

承欢何以荅,万亿奉宸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萧至忠的作品,名为《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馀字》。从这短暂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皇帝的敬仰与赞美,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

"望幸三秋暮,登高九日初",表达了诗人期待着秋天将尽之际能有幸看到皇上的面容,同时也在九月初登上高处以饱览四周的美丽风光。这里,“三秋”与“九日”形成对比,既是时间的划分,也映射出对君临的期待和等待。

"朱旗巡汉苑,翠帟俯秦墟",画面生动地展现了皇帝巡幸时的壮观景象。红色的旗帜在汉水之滨飘扬,而绿色的幕帐则是对古代秦国遗迹的一种俯瞰。这两句通过鲜明的色彩和具体的地理标志,强化了皇权的象征意义。

"宠极萸房遍,恩深菊酎馀",诗人通过描写皇上的恩泽无处不在,就像萸草铺满了整个房间一样。同时,“菊酎馀”则是对美酒的赞誉,这里的“馀”字与题目中的“得馀字”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幸运之旅的喜悦和感激。

"承欢何以荅,万亿奉宸居",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皇上的无限崇敬之情,希望能够长久地承受君主的恩惠。用“何以荅”来询问如何能得到这样的喜悦,而“万亿奉宸居”则是对这份喜悦的极致赞美。

整首诗通过精心的构图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皇权的崇拜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热爱。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在传递着敬仰与庆幸的氛围,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幅生动的唐代宫廷生活画卷。

收录诗词(5)

萧至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宰相,秘书少监萧德言曾孙。出身兰陵萧氏皇舅房,早年曾任畿尉,后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因依附武三思被擢升为御史中丞,改任吏部侍郎。景龙元年(707年),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景龙三年(709年),升任侍中,依附于皇后韦氏。唐隆政变后,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刑部尚书、中书令,封酂国公。开元元年(713年),与太平公主图谋不轨,意欲作乱,结果事情泄露。唐玄宗发动先天政变,诛杀太平公主党羽,伏诛

  • 籍贯:兰陵(今山东兰陵)
  • 生卒年:?-713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天跸三乘启,星舆六辔行。

登高凌宝塔,极目遍王城。

神卫空中绕,仙歌云外清。

重阳千万寿,率舞颂升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西郊窈窕凤皇台,北渚平明法驾来。

匝地金声初度曲,周堂玉溜好传杯。

湾路分游画舟转,岸门相向碧亭开。

微臣此时承宴乐,髣髴疑从星汉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荐福寺应制

地灵传景福,天驾俨钩陈。

佳哉藩邸旧,赫矣梵宫新。

香塔鱼山下,禅堂雁水滨。

珠幡映白日,镜殿写青春。

甚欢延故吏,大觉拯生人。

幸承歌颂末,长奉属车尘。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送张亶赴朔方应制

命将择耆年,图功胜必全。

光辉万乘饯,威武二庭宣。

中衢横鼓角,旷野蔽旌旃。

推食天厨至,投醪御酒传。

凉风过雁苑,杀气下鸡田。

分阃恩何极,临岐动睿篇。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