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陇西公南征能以留务独宿府城作

吾君贤相事南征,独宿军厨负请缨。

灯室卧孤如怨别,月阶簪草似临行。

高墉撼铎思巴栈,老木嘷风念野营。

殊忆好僧招不及,夜来仓卒锁严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我们的国君有贤明的宰相,正在南方征战,独自在军营厨房中过夜,心怀报国之志。
他在灯下独眠,仿佛在哀怨离别,月光下的台阶上插着草,像是即将出征的样子。
思念着高高的城墙和通往巴栈的道路,老树在风中悲鸣,让他想起了野外的军营生活。
他深深怀念那个好僧人,但遗憾的是来不及召唤,夜晚匆忙间城门已紧闭。

注释

贤相:指才能出众的宰相。
军厨:军队中的厨房。
请缨:比喻主动请求承担重任。
怨别:因离别而感到哀怨。
月阶:月光照亮的台阶。
巴栈:古代四川地区的栈道。
野营:野外的军事营地。
好僧:友好的僧侣。
仓卒:匆忙,急促。
严城:戒备森严的城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军中独宿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开篇“吾君贤相事南征,独宿军厨负请缨”表现了将军南征时的孤独与无奈,"请缨"暗示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接着,“灯室卧孤如怨别,月阶簪草似临行”通过对比手法,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比作怨恨中的离别,而月光下的草地则像是临别时的情景,这两句极富有情感色彩,传达了将军内心的凄凉。

“高墉撼铎思巴栈,老木嘷风念野营”中,“高墉”和“老木”都是军旅生活的写实,而“巴栈”则是边塞之地的特有建筑,这些意象都在强化将军远离家园、独自在外征战的情绪。

最后,“殊忆好僧招不及,夜来仓卒锁严城”表达了诗人对无法邀请心中所仰慕之人的遗憾,以及突如其来的紧急情况下锁闭城门的紧迫感,这些都是军旅生活中的常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边塞将士的孤独与思念,同时也反映出战争给个人生活带来的突发变故和隔绝。

收录诗词(320)

薛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字:太拙
  • 籍贯: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
  • 生卒年:817-880年

相关古诗词

秋日将离滑台酬所知二首(其一)

身起中宵骨亦惊,一分年少已无成。

松吹竹簟朝眠冷,雨湿蔬餐宿疾生。

僮汲野泉兼土味,马磨霜树作秋声。

相知莫话诗心苦,未似前贤取得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日将离滑台酬所知二首(其二)

灯涩秋光静不眠,叶声身影客窗前。

闲园露湿鸣蛩夜,急雨风吹落木天。

城见远山应北岳,野多空地本南燕。

明朝欲别忘形处,愁把离杯听管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秋夜山中述事

初宵门未掩,独坐对霜空。

极目故乡月,满溪寒草风。

樵声当岭上,僧语在云中。

正恨归期晚,萧萧闻塞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秋夜旅舍寓怀

庭锁荒芜独夜吟,西风吹动故山心。

三秋木落半年客,满地月明何处砧?

渔唱乱沿汀鹭合,雁声寒咽陇云深。

平生只有松堪对,露浥霜欺不受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