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两回开佛眼,不系一法出莲丛。

真空不坏灵智性,妙用恒常无作功。

圣智本来成佛道,寂光非照自圆通。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如同黑与白交替开启佛的眼界,不依附任何法则从莲花中涌现。
在空无一物中,智慧的本质不被破坏,奇妙的应用永恒存在无需特意作为。
神圣的智慧原本就成就了佛的道路,寂静的光芒无需照射,自然达到圆满通达。

注释

黑白两回:比喻事物的两个极端或变化的过程,这里指修行中的悟性变化。
佛眼:佛的视角,象征着洞察一切的智慧。
不系一法:不依赖任何特定的方法或形式。
莲丛:莲花丛,象征佛教中的清净和觉悟。
真空:超越有无的绝对真实,指最高的真理境界。
不坏:不变、永恒。
灵智性:灵活而深刻的智慧本质。
妙用:神奇而恰当的应用。
无作功:没有造作,自然而然的状态。
圣智:神圣的、超凡的智慧。
本来:本质上,从来。
成佛道:达到佛的境界。
寂光:寂静的光芒,比喻内心的平和与明澈。
非照:不需要外在的照亮。
自圆通:自己达到完美无缺、通达无碍的境界。

鉴赏

这首诗是对佛教禅宗思想的描绘和颂扬。"黑白两回开佛眼",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直观洞察,不受外相的束缚;"不系一法出莲丛"则说明了超越一切教条,自然而然地展现智慧。"真空不坏灵智性"强调了佛性的永恒和清净,而"妙用恒常无作功"则揭示了一种自然无为的境界,不需要任何人为的修行。

接着"圣智本来成佛道"说明了智慧与佛道的本质是一致的,寂静中自圆融;"寂光非照自圆通"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智慧和真理是自然明了,不需要外在的照耀或修证。

整首诗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禅意,通过简洁精炼的语言,展现出一种深邃悠远的哲思。

收录诗词(1)

万回(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陈七还广陵

风流谁代子,虽有旧无双。

欢酒言相送,愁弦意不降。

落花馥河道,垂杨拂水窗。

海潮与春梦,朝夕广陵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赠别江头

东南飞鸟处,言是故乡天。

江上风花晚,君行定几千。

计程频破月,数别屡开年。

明岁浔阳水,相思寄采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三日绿潭篇

春潭滉漾接隋宫,宫阙连延潭水东。

蘋苔嫩色涵波绿,桃李新花照底红。

垂菱布藻如妆镜,丽日晴天相照映。

素影沈沈对蝶飞,金沙砾砾窥鱼泳。

佳人祓禊赏韶年,倾国倾城并可怜。

拾翠总来芳树下,踏青争绕绿潭边。

公子王孙恣游玩,沙阳水曲情无厌。

禽浮似挹羽觞杯,鳞跃疑投水心剑。

金鞍玉勒骋轻肥,落絮红尘拥路飞。

绿水残霞催席散,画楼初月待人归。

形式: 古风

仗剑行

昨夜星官动紫微,今年天子用武威。

登车一呼风雷动,遥震阴山撼巍巍。

胡骄子,当见旄头蚀应死。

愿骑单马仗天威,挼取长绳缚虏归。

仗剑遥叱路傍子,匈奴头血溅君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