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其一○五)

不须两两与三三,秖在昆崙第一岩。

逢润自然情易伏,遇炎常恐性难降。

有时直入三元户,无事还归九曲江。

世上有人烧得住,寿齐天地更无双。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不必纠结于两人或三人,只需在昆仑的第一座山岩。
遇到滋润环境情绪容易平静,遇到炎热常常担心性情难以控制。
有时径直进入三元的府邸,无事时又返回曲折的九曲江边。
世间若有人能抵挡住这热度,寿命可比天地,再无出其右者。

注释

不须:不必。
两两:两个两个。
三三:三个三个。
秖:只。
昆崙:昆仑山。
第一岩:第一座山岩。
逢:遇到。
润:滋润。
情:情绪。
易:容易。
伏:平静。
遇炎:遇到炎热。
性:性情。
难降:难以控制。
直入:径直进入。
三元户:三元的府邸。
无事:无事时。
九曲江:九曲江边。
烧得住:抵挡住这热度。
寿齐:寿命可比。
天地:天地之间。
无双:再无出其右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道者在昆崙山中修炼的生活。"不须两两与三三,秖在昆崙第一岩"表明他并不追求世俗的规矩,而是选择了高洁独立的昆崙山的巅峰作为修行之地。接下来两句"逢润自然情易伏,遇炎常恐性难降"写的是他在面对凉爽的气候时心境自在,而在炎热的环境中却担忧自己的定力难以保持。这表明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变化有着深刻的体会,同时也反映了修炼者内心世界的微妙和复杂。

"有时直入三元户,无事还归九曲江"则是说在某些时候,他直接进入道教中的高级境界——三元,而平日无事便回到人间的九曲江。这里所谓"有时"和"无事",反映了修炼者对于时间与空间的超脱态度。

最后两句"世上有人烧得住,寿齐天地更无双"则是说在世界之中,有些人能够通过炼丹术或者其他道法来延长生命,以至于与天地同寿,这样的成就无比稀有,无人能及。这不仅是对修炼者超凡脱俗追求的赞美,也是诗人对于永恒与自然和谐统一理想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道家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时间深刻的领悟以及对道法修炼的理解。

收录诗词(326)

吕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 号:纯阳子
  • 籍贯:自称回道

相关古诗词

七言(其一○六)

杳杳冥冥莫问涯,雕虫篆刻道之华。

守中绝学方知奥,抱一无言始见佳。

自有物如黄菊蕊,更无色似碧桃花。

休将心地虚劳用,煮铁烧金转转差。

形式: 七言律诗

七言(其一○七)

紫极宫中我自知,亲磨神剑剑还飞。

先差玉子开南殿,后遣青龙入紫微。

九鼎黄芽栖瑞凤,一躯仙骨养灵芝。

蓬莱不是凡人处,只怕愚人泄世机。

形式: 七言律诗

七言(其一○八)

日为和解月呼丹,华夏诸侯肉眼看。

仁义异如胡越异,世情难似泰衡难。

八仙炼后钟神异,四海磨成照胆寒。

笑指不平千万万,骑龙抚剑九重关。

形式: 七言律诗

七言(其一○九)

别来洛汭六东风,醉眼吟情慵不慵。

摆撼乾坤金剑吼,烹煎日月玉炉红。

杖摇楚甸三千里,鹤翥秦烟几万重。

为报晋成仙子道,再期春色会稽峰。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