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洪府舟行直书其事

仲春辞国门,畏途横万里。

越淮乘楚嶂,造江泛吴汜。

严程无休隙,日夜涉风水。

昔闻垂堂言,将诫千金子。

问余何奇剥,迁窜极炎鄙。

揆己道德馀,幼闻虚白旨。

贵身贱外物,抗迹远尘轨。

朝游伊水湄,夕卧箕山趾。

妙年拙自晦,皎洁弄文史。

谬辱紫泥书,挥翰青云里。

事往每增伤,宠来常誓止。

铭骨怀报称,逆鳞让金紫。

安位衅潜搆,退耕祸犹起。

栖岩实吾策,触藩诚内耻。

济济同时人,台庭鸣剑履。

愚以卑自卫,兀坐去沈滓。

迨兹理已极,窃位申知己。

群议负宿心,获戾光华始。

黄金忽销铄,素业坐沦毁。

浩叹诬平生,何独恋枌梓。

浦树浮郁郁,皋兰覆靡靡。

百越去魂断,九疑望心死。

未尽匡阜游,远欣罗浮美。

周旋本师训,佩服无生理。

异国多灵仙,幽探忘年纪。

敝庐嵩山下,空谷茂兰芷。

悠悠南溟远,采掇长已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正值仲春时节我告别国都,前方是横跨万里的艰难旅程。
越过淮河又穿越楚地的山障,到达长江后在吴地的水边泛舟。
紧张的行程没有片刻停歇,日日夜夜都在风浪中跋涉。
过去常听说‘垂堂’的警言,用来告诫富贵人家的孩子。
你问我为何遭遇如此不幸,被流放到这遥远而炎热的边地。
自省持守着道德的余晖,从小便听闻清静无为的教诲。
重视自身的修养,看轻外物,行为超脱不染尘埃。
清晨在伊水边漫步,傍晚则歇息在箕山脚下。
年轻时不懂得隐藏才华,纯洁无瑕地玩味着文学历史。
错误地承受了帝王的诏书,挥笔在朝堂如青云般显赫。
往事回忆总让我增添悲伤,面对恩宠常发誓要节制。
铭记着报答的誓言,避免触怒君王拒绝高官厚禄。
即使安于职位,隐患也会悄然形成,退隐躬耕祸患仍会降临。
归隐山林实为我的策略,但触犯权贵内心感到羞耻。
同朝为官的人仕途得意,在朝廷上声名显赫。
我以卑微自守,静坐去除心中的杂念。
至此已明白事理的极致,担任官职只为向知己表白心迹。
众人的非议背离了我原本的心愿,从一开始就遭受责难。
黄金般的岁月忽然消逝,清白的名声随之毁灭。
深感一生被冤枉,为何还要眷恋故乡的桑梓之地。
江边的树木郁郁葱葱,湿地上的兰花覆盖一片。
远离百越之地魂牵梦绕,遥望九嶷山心如死灰。
未能尽享庐山之游,却远望着罗浮山之美。
遵循老师的教导,信奉无为而治的生活哲理。
异国他乡多有仙人,深入探寻忘却了岁月。
简陋的屋舍位于嵩山之下,空旷的山谷中兰草和白芷茂盛。
遥远的南海令人心驰神往,采集的美好将永远继续。

注释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这里指农历二月。
畏途:可怕的路途,比喻艰难的处境。
横:横亘,指路程漫长且艰难。
越淮:越过淮河。
楚嶂:楚地的山峰。
造江:到达长江。
吴汜:吴地的水边。
严程:紧张的行程。
风水:风浪,这里指旅途中的自然环境。
垂堂言:源自成语‘不敢越雷池一步’,意为警告不要冒险。
千金子:富贵家庭的子弟。
奇剥:奇特而坎坷的经历。
迁窜:被流放。
炎鄙:炎热而偏远的地方。
揆己:自省,衡量自己。
道德馀:秉持道德的剩余力量。
虚白旨: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
贵身:重视自身修养。
贱外物:看轻外在的物质。
抗迹:行为超脱,不同流合污。
尘轨:尘世的常规。
伊水湄:伊水边。
箕山趾:箕山的脚下。
妙年:青春年华。
拙自晦:不善于隐藏自己的才华。
皎洁:纯洁无瑕。
文史:文学与历史。
谬辱:错误地承受。
紫泥书:帝王的诏书,因古代用紫色泥封印。
挥翰:挥笔写作。
青云里:比喻高位。
事往:往事。
增伤:增添悲伤。
宠来:受到恩宠。
誓止:发誓节制。
铭骨:铭记在心。
报称:报答。
逆鳞:比喻触怒君王。
金紫:高官显爵的服饰,代指高位。
安位:安于职位。
衅:祸患,此处指隐患。
退耕:退隐耕田。
祸犹起:祸患仍然会发生。
栖岩:归隐山林。
触藩:触犯权贵。
诚内耻:内心感到羞耻。
济济:众多的样子。
台庭:朝廷。
剑履:佩剑穿鞋上朝,指官员。
愚:自谦之词。
卑自卫:以卑微自守。
兀坐:静坐。
坐:因此。
去沈滓:去除心中的杂念。
理已极:理解事物的本质。
窃位:担任官职。
申知己:向知己表白心迹。
群议:众人的议论。
负宿心:违背初衷。
获戾:遭受责难。
光华始:开始时的荣耀。
素业:清白的事业或名声。
沦毁:毁灭。
诬平生:一生被冤枉。
枌梓:故乡,代指家乡。
浦树:江边的树。
郁郁:茂盛的样子。
皋兰:湿地上的兰花。
靡靡:覆盖的样子。
百越:古代南方民族的泛称,这里指远方。
九疑:九嶷山,传说舜帝葬于此。
匡阜:庐山的别称。
罗浮:罗浮山,传说中的仙山。
周旋:遵循。
本师训:老师的教导。
佩服:信奉。
无生理:无为而治的生活哲理。
异国:外国,这里指远离故土的地方。
灵仙:神仙。
幽探:深入探寻。
忘年纪:忘记时间流逝。
敝庐:简陋的房屋。
嵩山:位于河南的名山。
茂兰芷:茂盛的兰草和白芷。
南溟:南海。
采掇:采集。
长已矣:永远继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经历艰难旅途的凄凉与孤独。诗中充满了对故土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格。

"仲春辞国门,畏途横万里。越淮乘楚嶂,造江泛吴汜。" 这几句写出了诗人在初夏离开家乡,面对遥远的旅程感到忧虑和畏惧。诗人跨过淮河,登上楚国的山峰,再顺流而下到达江边,乘舟至吴地的汪泾(今江苏省境内)。

"严程无休隙,日夜涉风水。昔闻垂堂言,将诫千金子。" 这里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辛苦和不停歇,以及对父母教诲的回忆,那些话语如同珍贵的遗产。

"问余何奇剥,迁窜极炎鄙。揆己道德馀,幼闻虚白旨。" 诗人自问为何要经历这样的磨难,又提到了自己对道德的追求和早年所听到的教诲。

"贵身贱外物,抗迹远尘轨。朝游伊水湄,夕卧箕山趾。" 这几句强调了诗人重视个人操守,不随世俗浮尘,而是坚持自己的道路,早晨漫步在伊河之滨,傍晚则栖息于箕山的脚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诗人远行时的复杂情感和坚定的道德立场。

收录诗词(205)

宋之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延清
  •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 生卒年:约656 — 约712

相关古诗词

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

浮湘沿迅湍,逗浦凝远盼。

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漫。

赤岸杂云霞,绿竹缘溪涧。

向背群山转,应接良景晏。

沓障连夜猿,平沙覆阳雁。

纷吾望阙客,归桡速已惯。

中道方溯洄,迟念自兹撰。

赖欣衡阳美,持以蠲忧患。

形式: 古风

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

谪居窜炎壑,孤帆淼不系。

别家万里馀,流目三春际。

猿啼山馆晓,虹饮江皋霁。

湘岸竹泉幽,衡峰石囷闭。

岭嶂穷攀越,风涛极沿济。

吾师在韶阳,欣此得躬诣。

洗虑宾空寂,焚香结精誓。

愿以有漏躯,聿薰无生慧。

物用益冲旷,心源日闲细。

伊我获此途,游道回晚计。

宗师信舍法,摈落文史艺。

坐禅罗浮中,寻异穷海裔。

何辞禦魑魅,自可乘炎疠。

回首望旧乡,云林浩亏蔽。

不作离别苦,归期多年岁。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

逐臣北地承严谴,谓到南中每相见。

岂意南中岐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

云摇雨散各翻飞,海阔天长音信稀。

处处山川同瘴疠,自怜能得几人归。

形式: 古风

初发荆府赠长史

□□□□□,□□□□□?

仍随五马谪,载与两禽奔。

明主无由见,群公莫与言。

幸君逢圣日,何惜理虞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