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马上作》是清代诗人谭嗣同所作,以马自喻,抒发了诗人身处羁旅、长途跋涉之中的复杂情感与坚韧意志。
首联“少有驰驱志,愁看髀肉生”,开篇即点明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现实的矛盾。年轻时便怀有驰骋四方、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但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愁眉不展,因为长期的奔波劳顿,使得原本健硕的身躯变得消瘦,肌肉松弛,这不仅是身体上的疲惫,更是精神上的挫败感。
颔联“一鞭冲暮霭,积雪乱微晴”,描绘了一幅冬日黄昏的苍茫景象。诗人独自策马前行,马蹄声在暮霭中回响,积雪覆盖的道路在微弱的阳光下显得更加迷茫。这一联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凄冷与孤独,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助。
颈联“冻雀迎风堕,馋狼尾客行”,进一步深化了诗人旅途中的艰难与挑战。冻雀在寒风中挣扎着坠落,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在严酷环境下的脆弱;而馋狼尾随于后,暗示着旅途中的危险与威胁。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警觉。
尾联“休论羁泊苦,马亦困长征”,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深刻理解与自我激励。诗人不再去谈论或抱怨旅途的劳苦,因为他深知,连马匹在长途跋涉中都感到疲惫,自己更应坚韧不拔,继续前进。这一联既是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和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