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绣毬花,次兀颜廉使韵》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清新画面。首句“绣毬春晚欲生寒”,以“绣毬”比喻花朵繁多,如同绣球一般,而“春晚”则暗示了花期将尽,春意渐消,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凉意。次句“满树玲珑雪未乾”,以“雪未乾”形容花瓣洁白如雪,且尚未完全干燥,形象地展现了花朵的娇嫩和晶莹。
第三句“落遍杨花浑不觉”,通过“杨花”与“绣毬花”形成对比,写出花瓣飘落的场景,仿佛连杨花的纷飞都未能引起观者的注意,足见诗人对绣毬花的喜爱和专注。第四句“飞来蝴蝶忽成团”,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蝴蝶围绕着花朵翩翩起舞,形成一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第五、六句“钗头懒戴应嫌重,手里闲抛却好看”,诗人想象女子们懒得佩戴繁重的绣毬花,反而喜欢随意抛掷,欣赏其轻盈的姿态,流露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闲适态度。
最后一句“天女夜凉乘月到,羽轮偷驻碧阑干”,以神话传说中的天女和月夜为背景,赋予绣毬花神秘而优雅的气息,仿佛是天女乘月光降临,悄然停驻在栏杆旁,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想象,展现了绣毬花的美丽和季节的变迁,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