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祗堪成独往,讵意得同群。
柳色秋将近,乌啼夜欲分。
细吟西涧草,闲诵北山文。
纵然逢醉尉,不是故将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夜访水榭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意境和淡淡的忧郁。首句“祗堪成独往,讵意得同群”表达了诗人原本期待独自游览,却意外地与朋友同行的惊喜与感慨。接着,“柳色秋将近,乌啼夜欲分”描绘了一幅秋夜将至、乌鸦啼叫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即将结束的氛围,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细吟西涧草,闲诵北山文”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水榭中悠闲自得、品味文学的场景,通过“细吟”和“闲诵”,传达出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最后,“纵然逢醉尉,不是故将军”一句,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化解了可能的尴尬情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的温馨、生活的闲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不详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村墟正三月,春服领春风。
飞鸟机心外,青天佛眼中。
观心犹是障,齐物亦非同。
何处参真诀,颜生昔屡空。
隐隐帆樯外,分明见法幢。
川光孤断石,井脉割寒江。
折苇僧归渡,观潮客倚窗。
一窥龙女偈,坐使战心降。
凭虚聊骋望,面面荻芦秋。
坐据三生石,心随万里流。
鼋鼍争出没,楼馆定沉浮。
向夕烟氛敛,珠光似可求。
法界元无着,寥寥空水云。
钟声潮外住,佛相镜中分。
经为鱼龙说,人将鹳鹤群。
慈航如可借,不厌往来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