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轩消梅初开劝客酒二首(其二)

春色融融满洛城,莫辞行乐慰平生。

深思闲友开眉笑,重惜梅花照眼明。

况是山翁差好事,可怜芳酒最多情。

此时不向樽前醉,更向何时醉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春天的景色温暖明媚充满洛阳城,不要推辞享受快乐来安慰此生。
深深思考着与闲适的朋友欢笑,格外珍惜梅花照亮眼前的美好时光。
更何况是山野老翁也觉得这是美事,多么深情的美酒在等待着我们。
此刻如果不趁着酒兴畅饮,还要等到何时才能在太平盛世中沉醉呢?

注释

春色:春天的景色。
融融:温暖明媚。
洛城:洛阳城。
莫辞:不要推辞。
行乐:享受快乐。
慰:安慰。
深思:深深思考。
闲友:闲适的朋友。
开眉笑:欢笑。
重惜:格外珍惜。
梅花:梅花。
照眼明:照亮眼前。
山翁:山野老翁。
差好事:美事。
可怜:多么。
芳酒:美酒。
最多情:最深情。
此时:此刻。
樽前:酒杯前。
醉:沉醉。
何时:何时。
太平:太平盛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洛城的美景和诗人对友情与美酒的珍视。首句“春色融融满洛城”形象地写出春天温暖明媚的气息充盈整个城市,诗人借此氛围邀请朋友共享欢乐,以“莫辞行乐慰平生”表达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接下来,“深思闲友开眉笑”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交谈中开怀大笑的画面,体现出友情的深厚。

“重惜梅花照眼明”则借梅花的明亮色彩,寓意高洁品格,同时暗示美好的时光值得珍惜。诗人自比“山翁”,表示自己是个爱好自然、享受生活的人,而“可怜芳酒最多情”则赞美美酒富有情感,能带来欢乐。最后两句“此时不向樽前醉,更向何时醉太平”强烈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样的和平时期,与朋友举杯畅饮,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色、友情的欢聚和美酒的助兴,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人生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东轩消梅初开劝客酒二首(其一)

为爱消梅胜早梅,数枝先发日徘徊。

若教岭表腊前尽,安有洛阳正后开。

香逐暖风初出谷,艳随芳酒正浮醅。

佳宾会取东君意,莫负乘春此际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代书寄广信李遵度承制

蓟北更千里,汉唐为极边。

奈何今境土,不复旧山川。

虎帐兵家重,雕弓嗣子传。

他年勒功处,无使后燕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代书寄友人

当年有志高天下,尝读前书笑谢安。

岂谓此身甘老朽,尚无闲地可盘桓。

棋逢敌手才堪着,琴少知音不愿弹。

非止不才能退默,古贤长恨得时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代书寄北海幕赵充道太博

自从终鲜罢吟哦,聊为临风一浩歌。

别易会难情不已,登高望远兴如何。

百年可惜时无再,千里相思事更多。

今日樽罍真北海,况君雅重几人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