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下勉诸生

礼部文章渊,波浪百尺高。

进士英俊窟,蛟龙千万条。

吾子欲求济,整子棹与篙。

吾子欲求胜,操子戈与矛。

勿谓水可狎,徒行思游遨。

勿谓龙可驯,空手捋须毛。

波神忽汹涌,怖死填蟹螯。

龙角忽张怒,走同虾蟆曹。

苟利篙楫往,跳海如沟濠。

苟操戈矛行,拉蛟如猿猱。

吾言有所勉,非徒声嘈嘈。

形式: 古风

翻译

礼部的文章深如渊,波涛高达百尺。
进士犹如英俊的聚集地,无数蛟龙潜藏其中。
你若想渡过难关,整顿你的船桨和篙。
你若追求胜利,握紧你的戈矛。
切勿轻视水的平静,行走时要谨慎思考。
不要幻想能驯服龙,空手触碰它的须毛是危险的。
波涛突然汹涌,吓得螃蟹都缩回壳中。
龙角瞬间怒张,吓得我们像虾蟆般逃窜。
只要乘舟前行,纵使大海也能如沟壑般轻易跨越。
若手持戈矛,捕捉蛟龙如同灵活的猿猴一般。
我所说的话,不仅是空洞的喧哗,而是有所激励的劝诫。

注释

渊:深不可测。
进士: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指通过最后一级考试的人。
济:渡过难关,帮助。
整子棹与篙:整顿船只,准备划桨和撑篙。
操子戈与矛:拿起武器,准备战斗。
狎:亲近而不尊重。
捋须毛:比喻轻率地触碰危险的事物。
怖死:惊恐至死。
虾蟆曹:比喻胆小的人群。
苟:如果,假使。
沟濠:浅沟或小河,比喻容易通过的地方。
拉蛟如猿猱:形容动作敏捷,能捕捉蛟龙。
嘈嘈:形容声音杂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激烈的水上搏斗场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一种力与美的结合。诗中的“礼部文章渊”比喻知识渊博,“波浪百尺高”形象地表达了学问的深广;“进士英俊窟”、“蛟龙千万条”则是对才华横溢、人才济济的一种描绘。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既展现了学术与文艺竞争激烈的场面,也展示了个人才能和群体实力的壮观。

在下半部分,诗人用“勿谓水可狎”、“勿谓龙可驯”来告诫读者不应轻视对手或环境,而应该有备而行。接着,“苟利篙楫往”和“苟操戈矛行”两句,通过水上搏斗的形象,传递了只有勇往直前、掌握实力,才能取得成功。

最后一句“我言有所勉,非徒声嘈嘈”,则表明诗人的这些叮咛并非空谈,而是出自对读者负责的心态。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水战图景和对抗形象,传递了一种不畏强手、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对于个人能力与群体实力的重视。

收录诗词(179)

石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诏罢县令举

一弦独不调,谓琴皆可废。

一目独不张,谓网皆可毁。

易弦张其目,网在琴声遂。

举令或非人,止当罪举吏。

遂令天下不得举,废琴毁网复何异。

形式: 古风

闲兴

大匠构厦屋,取直弃曲木。

如何官择人,弃直独取曲。

养苗除稂莠,养民除贪垢。

存莠苗不硕,去贪民自富。

形式: 古风

麦熟有感

去年经春频肆赦,拜赦人忙走如马。

五月不雨麦苗死,赦频不能活穷寡。

今年经春无赦书,十日一雨及时下。

五月麦熟人民饱,一麦胜如四度赦。

吾愿吾君与吾相,调和阴阳活元化。

阴阳无病元气和,风雨调顺苗多稼。

使麦长熟人不饥,敢告吾君不须赦。

形式: 古风

彼县吏

嗟乎嗟乎彼县吏,剥肤椎髓民将死。

夏取麦兮秋取粟,笞匹红兮杖匹紫。

酒臭瓮兮肉烂床,马馀粱兮犬馀饩。

雀腹鼠肠容几何,虎噬狼贪胡无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