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停车晓烛前,一语几潸然。
路去干戈日,乡遥饥馑年。
湖波晴见雁,槐驿晚无蝉。
莫纵经时住,东南书信偏。
此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首句“停车晓烛前,一语几潸然”表达了送别时刻的哀伤,朋友之间一言相托,已是泪水涟涟。
次句“路去干戈日,乡遥饥馑年”则透露出对远方旅途的艰难与家乡长期饥饿的忧虑,"干戈"形容道路的崎岖不平,"饥馑年"则是对家乡未来命运的担心。
第三句“湖波晴见雁,槐驿晚无蝉”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孤寂的自然景象。湖面波澜不兴,偶尔可见飞过的大雁,而晚上则是宁静得连虫鸣声都没有。
末句“莫纵经时住,东南书信偏”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嘱咐,不要在此久留,以及对未来联系方式的一种期盼,希望通过书信能够得到彼此的消息,尤其是从东南方向来的信息,更为珍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充满了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担忧,以及通过书信保持联系的渴望。
不详
(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晚唐著名诗人。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名高不俟召,收采献君门。
偶屈应缘数,他人尽为冤。
新春城外路,旧隐水边村。
归去无劳久,知君更待论。
严君名不朽,道出二经中。
归去精诚恳,还应梦寐通。
池台镜定月,松桧雨馀风。
想对灵玄忆,人间恋若空。
往往到城市,得非徵药钱。
世人空识面,弟子莫知年。
自说能医死,相期更学仙。
近来移住处,毛女旧峰前。
南游何所为,一箧又空归。
守道安清世,无心换白衣。
深林蝉噪暮,绝顶客来稀。
早晚重相见,论持更及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