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去重来发已星,八年归老卧漳滨。
似曾相识满天下,不信怜渠未有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临安邸中即事且谢诚斋惠诗十二首》中的第四首。袁说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历经沧桑的人物形象。"一去重来发已星",通过"发已星"这一意象,暗示了主人公离家已久,岁月如梭,白发已生,流露出时光荏苒的感慨。"八年归老卧漳滨"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在外漂泊多年,最终老迈归乡,只能在漳滨之地度过余生的境况。
"似曾相识满天下"表达了主人公对人世沧桑的感叹,他感到曾经熟悉的人和事如今遍布天下,但人事已非,物是人非,充满了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寂寥感。"不信怜渠未有人"则流露出主人公对自己是否还有被理解和怜悯的疑问,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绪。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个人的经历,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不详
老来无复梦清都,到得清都却守株。
些子行期犹自拙,个中能巧定应无。
东风一夜转西南,分外羁愁分外寒。
秋里酒肠浑不放,一杯全似十杯宽。
犹得十篇慰旅思,坐吟行咏只相随。
岂无一个閒宾客,便有谁来得似诗。
万山深处长官贫,不惯将迎懒是真。
谁解移文回俗驾,漫劳举扇障风尘。
碧云日暮还无信,白眼途穷易见嗔。
归去荒村望灯火,是何鸡狗亦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