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歌(其二)

平旦寅,荒村破院实难论。

解斋粥米全无粒,空对閒窗与隙尘。

唯雀噪,勿人亲,独坐时闻落叶频。

谁道出家憎爱断,思量不觉泪沾巾。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清晨荒村破院中的孤独生活状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生活的清苦与寂寞。

首句“平旦寅,荒村破院实难论”点明时间与地点,清晨寅时,荒凉的村落,破败的院落,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接下来,“解斋粥米全无粒,空对閒窗与隙尘”两句,通过描述僧人早餐的匮乏——粥米无粒,以及面对的环境——空闲的窗户和缝隙中的灰尘,进一步凸显了生活的艰辛与简朴。

“唯雀噪,勿人亲,独坐时闻落叶频”三句,通过雀鸟的鸣叫和落叶的频繁飘落,反衬出僧人的孤独与静谧。雀鸟的喧闹与人的疏远,独坐时落叶的不断飘落,都构成了僧人内心世界的映射,强化了其内心的孤独感。

最后,“谁道出家憎爱断,思量不觉泪沾巾”两句,揭示了僧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并非真的对世间情感完全断绝,反而在静思时,情感的波澜不觉间涌上心头,泪水悄然滑落。这既是对僧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也是对出家生活的一种独特解读,即出家并不意味着对外界情感的彻底隔绝,而是一种更为深入的自我反思与情感体验的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内心的孤独、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情感的复杂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7)

从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二时歌(其三)

日出卯,清净却翻为烦恼。

有为功德被尘谩,无限田地未曾扫。

攒眉多,称心少,叵耐东村黑黄老。

供利不曾将得来,放驴吃我堂前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十二时歌(其四)

食时辰,烟火徒劳望四邻。

馒头□子前年别,今日思量空咽津。

持念少,嗟叹频,一百家中无善人。

来者祇道觅茶吃,不得茶童去又嗔。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十二时歌(其五)

禺中巳,削发谁知到如此。

无端被请作村僧,屈辱饥凄受欲死。

胡张三,黑李四,恭敬不曾生些子。

适来忽尔到门头,唯道借茶兼借纸。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十二时歌(其六)

日南午,茶饭轮还无定度。

行却南家到北家,果至北家不推注。

苦沙盐,大麦醋,蜀黍米饭齑莴苣。

唯称供养不等閒,和尚道心须坚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