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山

江流出岷蜀,万折东南倾。

兹山若巨舫,势欲扼沧溟。

天高象教尊,海岳朝百灵。

云水渺四极,下上涵日星。

朱甍倚霄汉,倒影鱼龙惊。

重游十年旧,挂席鸥鸟轻。

维扬魏公幕,回首剑戟明。

行都望北固,铁瓮高峥嵘。

孤舟系烟月,六尺僧窗横。

印师支远俦,静对如风铃。

旷怀怜此翁,得法世虑平。

尘劳霜发秃,风月冰壶清。

乞诗写崖壁,指月双浮萍。

形式: 古风

翻译

长江源自岷蜀,一路向东南曲折流淌。
这座山如同巨大的航船,仿佛要扼守大海的咽喉。
天空高远,象征着教化崇高,天地海岳汇聚各种神灵来朝拜。
云雾缭绕,水势浩渺,包容着日月星辰的升沉。
红色屋脊直插霄汉,倒映水中,让鱼龙也为之惊动。
再次游览,十年后再访旧地,心情轻松如鸥鸟飞翔。
在维扬魏公的幕府中,回首往事,剑戟光芒依旧鲜明。
行都遥望北固山,坚固如铁瓮,高峻挺立。
我在孤舟中系舟烟波,六尺僧舍窗外景色横展。
印师与远方的同道,静坐对谈,如听风铃声声。
我宽广的胸怀怜悯这位老者,他修得佛法,内心平静。
岁月沧桑,白发如霜,但风月依然清澈如冰壶。
请求将诗刻在崖壁上,如同月光下的两朵浮萍相映成趣。

注释

江流:长江。
岷蜀:四川岷山。
巨舫:大船。
扼沧溟:控制大海。
象教:象征教化。
尊:崇高。
海岳:天地海岳。
百灵:各种神灵。
朱甍:红色屋脊。
霄汉:天空。
挂席:乘船。
鸥鸟:比喻轻松自在。
维扬:扬州。
魏公幕:魏公的幕府。
北固:北固山。
铁瓮:形容坚固。
僧窗:僧人窗户。
横:展现。
印师:佛教法师。
远俦:远方的同道。
风铃:比喻清脆的声音。
世虑:世事忧虑。
尘劳:世俗劳苦。
霜发:白发。
冰壶:比喻清澈的心境。
崖壁:峭壁。
双浮萍:两个并列的浮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从岷蜀源头流经金山,曲折向东南奔腾的壮丽景象。诗人将金山比喻为一艘巨舫,暗示其雄伟壮观,仿佛要扼守大海。天空高远,象征着尊贵的天象,海岳汇聚,显现出神圣的朝拜之地。江水浩渺,日月星辰在其间映照,显得宏大而深远。

诗人登上金山,回忆起十年前的旧游,心情轻松如鸥鸟飞翔。他在魏公幕府任职时,回首望去,剑戟森然,显示出往昔的军事氛围。从行都北固眺望,铁瓮城巍峨耸立。夜晚,诗人独自在孤舟中,僧窗六尺,静谧而清冷,与印师一同享受这份宁静。

印师的风铃声在静夜中回荡,诗人感叹这位老翁的旷达胸怀,修行使他的心境平和。岁月流逝,他因尘世劳碌而白发斑驳,但内心却如风月般清澈。最后,他请求将诗刻在崖壁上,以月为题,留下两朵浮萍般的印记,寓意人生的无常与诗意的永恒。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6)

唐文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庚子。高宗绍兴五年(1135)进士

  • 字:立夫
  • 籍贯: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
  • 生卒年:1106─1165

相关古诗词

句(其二)

阳安城西百尺楼,画栋翚飞出鳌岭。

蜀汉东南此地分,胜槩悠悠谁复领。

形式: 押[梗]韵

天香.宛委山房拟赋龙涎香

螺甲磨星,犀株杵月,蕤英嫩压拖水。

海蜃楼高,仙蛾钿小,缥缈结成心字。

麝煤候暖,载一朵、轻云不起。

银叶初生薄晕,金猊旋翻纤指。芳杯恼人渐醉。

碾微馨、凤团闲试。满架舞红都换,懒收珠佩。

几片菱花镜里,更摘索双鬟伴秋睡。

早是新凉,重薰翠被。

形式: 词牌: 天香

齐天乐.馀闲书院拟赋蝉

柳风微扇闲池阁,深林翠阴人静。

渐理琴丝,谁调金奏,凄咽流空清韵。虹明雨润。

正乍集庭柯,凭阑新听。

午梦惊回,有人娇困酒初醒。西轩晚凉又嫩。

向枝头占得,银露千顷。

蜕剪花轻,羽翻纸薄,老去易惊秋信。残声送暝。

恨秦树斜阳,暗催光景。淡月疏桐,半窗留鬓影。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桂枝香.天柱山房拟赋蟹

收帆渡口。认远岸夜篝,松炬如昼。

还见沙痕雪涨,水纹霜后。

秦宫梦到无肠断,望明河、月斜疏柳。

琐窗相对,茶边犹记,眼波频溜。渐嫩菊、初篘绿酒。

叹风味尊前,潇洒如旧。几度金橙香雾,玉盘纤手。

清愁小醉凄凉里,拼今生、容易消瘦。

草心春浅,年年相忆,看灯时候。

形式: 词牌: 桂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