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圣俞君章枢言持国饮因以太公大刀王莽错刀示之

君不见九府圜法倾东邻,齐公大刀又日新。

君不见黄牛白腹荡沧海,亡新错刀忽遽改。

一盈一虚更贸迁,势如流波不复还。

迩来上下各千岁,何异俛仰须臾间。

王伯之事百存一,况此钱刀握中物。

愚智共尽令人悲,兴废相寻空史笔。

前有一樽酒,浩歌为君寿。

君能识此当日醉,身世悠悠复何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名为《与圣俞君章枢言持国饮因以太公大刀王莽错刀示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探讨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首句“君不见九府圜法倾东邻,齐公大刀又日新”,以“九府圜法”和“齐公大刀”的变化,象征着历史的更迭与社会的变迁。接着,“黄牛白腹荡沧海,亡新错刀忽遽改”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不断更替。通过“一盈一虚更贸迁,势如流波不复还”这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循环往复、难以逆转的感慨。

“迩来上下各千岁,何异俛仰须臾间”则将千年历史比作瞬间的俯仰,突出了时间的相对性和历史的短暂。接下来,“王伯之事百存一,况此钱刀握中物。愚智共尽令人悲,兴废相寻空史笔”几句,诗人反思了历史上的英雄与平凡人的命运,指出无论智愚,最终都难逃历史的洪流,只能在史书中留下痕迹。

最后,“前有一樽酒,浩歌为君寿。君能识此当日醉,身世悠悠复何有”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他希望友人能够珍惜当下,享受生活,因为无论是英雄还是普通人,在历史长河中都是过客,最终都将归于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时间、历史与人生的独特见解,充满了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往年筑青涧城各有得佩刀者莫知其何世物余按故史则赫连勃勃所铸也所谓大夏龙雀者是矣客因以遗予为作七言诗

赫连宝刀利且坚,霜鳞错落龙雀环。

当时铸作妙一世,赫赫似与天相连。

雷公祝融借光彩,蓬飞中原鲸振海。

神物羞为不义屈,一去人间向千载。

蛟蟠虎化自有时,气如投蜺世莫知。

力能提携倚天外,一埽云雾君看之。

形式: 古风

寒林石屏风

屏风画山皆任假,寒林石屏自然者。

苍纹绀脉乱交加,短树高枝自潇洒。

观者宁分画与非,但怪奇妙非人为。

又疑古苔著石瘦,何得本末无纤遗。

桑田变海松柏死,寒暑不及荣枯期。

佳哉大钧育群类,埏镕精巧无巨细。

天真通貌皆生成,俗师笔墨那形似。

居人幽独最相宜,朴厚远谢雕镂姿。

城中云母屏更好,慎勿浪示豪家儿。

形式: 古风

秋园行

空园过霜无馀绿,上有梧楸下兰菊。

疏阴虽存不自蔽,残香已断谁更续。

忆昔繁华今九秋,天时人事略相侔。

放怀未能惊物化,烂醉聊可为君谋。

形式: 古风

槐阴

都城广陌如绮分,绿槐左右结浮云。

火轮东升又西没,倒影参差朝复曛。

轻车重马谁家子,侧肩相逢密如蚁。

共看择荫须臾间,可怜争道寻常里。

下有沟水日夜流,年华视此俱悠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