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昆崙万松图寿一昆老人八十

我闻昆崙在西极,天地之脐神仙国。

三城五级十二门,鹤驭鸾骖千万亿。

握契仙人好远游,一朝掉臂黄林陬。

开明奔命陆吾遁,却插孤根闽海头。

冯夷昼立天吴语,巨鳌欲戴昆崙去。

老人玉杖试一挥,昆崙永作闽天柱。

万岁山前紫气浓,老人高卧昆崙峰。

偓佺拊背授真诀,独种云间十八公。

万斛明珠千岁实,忆昔馈尧尧不食。

春风日长虬龙枝,擎霄接汉皆千尺。

兄为栋兮弟为梁,丹青矩矱充明堂。

葱峦锦柏亦琐屑,寒河星柘徒夸张。

明堂孔阳圣人喜,为问老人身姓李。

三锡龙章爵大中,地上神仙郁华子。

杖履烟霞八十春,少微夜夜烛昆崙。

不往人间役徐甲,不从柱下作周臣。

一日餐一松,一松巢一岁。

天地为等期,青青长不改。

弧悬正值小春阳,木公金女纷翱翔。

金銮乍祝齐天寿,锦里还飞爱已觞。

罗浮山下金门隐,遥向南天称子姓。

欲随青鸟献珍图,且吮綵毫开异境。

何日堂前问大还,侧身怅望昆崙山。

万头青犊留闽海,李耳原来未出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昆仑山的壮丽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诗中提到的“昆崙”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山,象征着仙境和永恒的生命。诗人通过描述昆仑山的地理位置、建筑、仙人活动等,展现了对这一神话世界的向往和赞美。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鹤驭鸾骖”、“握契仙人”、“开明奔命陆吾遁”等,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学美感,也体现了对神仙世界的想象和追求。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万斛明珠千岁实”、“葱峦锦柏”等,展现了对大自然美的欣赏和赞叹。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万岁山”、“明堂”等元素,这些都与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紧密相关,体现了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传承。最后,诗中表达了对长寿和永恒的渴望,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精美的艺术画卷,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一次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1617)

张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双寿图为汤太史嘉宾题

朗陵城边江水清,垂杨蘸水嘤其鸣。

锦帆风满浪花明,鲸钟鼍鼓何铿訇。

皇华使者紫薇星,身披宫锦来蓬瀛。

桐圭在手歌维城,钟山紫气驻霓旌。

木公金母纷相迎,携手双仙地上行。

伯鸾德矅皆前生,阿翁半百鬓长青。

中天婺彩尤凭陵,儿未四十虬须狞。

已闻丝竹轰槐音,沙堤新筑直如绳。

双仙高阁卧平津,案前九鼎羹云英。

南山寿酒酿金茎,伫看锦绂玉麒麟。

弄饴膝下兰桂馨,问谁致此五福并,黑头宰相汤嘉宾。

形式: 古风

题兰萱石供图寿朱太史元价母夫人七十

女皇炼石驱神工,三十六鼎烧天红。

中有一拳不敢炼,孤根直插蓬莱宫。

顽碧矗云何嵂崒,瞱瞱神芝三秀茁。

璚膏万斛挹天潢,泻向孤根种丹棘。

四垂六趺相新鲜,绕足丛兰春正妍。

瑶图已貌邀云笔,共献琼林第一仙。

此图云自蓬莱至,阿母曾烦青鸟使。

北堂春永已忘忧,不为执殳思树背。

天南嫠彩日缤纷,宫锦翩翩介上尊。

莫问如山并如海,且誇宜子更宜孙。

形式: 古风

为韩绪仲太史题半百春光册赠人

老人往年五十一,贺客满门诗满帙。

老人今年五十七,复向园公索老笔。

园公老笔久无花,有诗亦是园中蛙。

不惜新诗韩太史,人言一字一丹砂。

老人老人胡为者,两鬓如霜面如赭。

楼头歌舞盛繁华,门前昼夜諠车马。

近说移居向五羊,清歌妙舞几千场。

相期一万八千岁,岁岁春光乐未央。

形式: 古风

壬子人日雷雨大作

去年人日春生色,人日今年雷发声。

阶前雨点大如掌,江上云头浑压城。

搅柳摧花亦太急,鸣条破块何须惊。

咄嗟晦暝复开朗,倏忽熛怒空纵横。

田夫争问休与咎,岁事果尔陂耶平。

逢人两耳转絮数,揖我一老殊丁宁。

杜陵诗句诚孟浪,天宝治乱由阴晴。

石濠健吏似馁虎,新安黠卒如奔鲸。

人事或亦有占验,天公何必常分明。

闻言不觉笑一发,闭户但愿杯长倾。

稚儿竞帖镂金胜,小妇更进胶牙饧。

床头一瓶馀脱粟,镬底七菜能充羹。

共付阴晴还造物,莫将得失较人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