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杂咏三十韵(其十八)

懒似林间五白猫,日高犹自卧堂坳。

草鞋久别因耽坐,布被长蒙为病哮。

废尽桔槔甘我拙,抛残棋局倩谁饶。

安居已过门犹闭,何处秋声上竹梢。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悠闲自在、不拘小节的隐士形象。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这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首句“懒似林间五白猫”,以猫喻人,形象地表现了隐士的慵懒与随性。接着,“日高犹自卧堂坳”进一步描绘了他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即使太阳高照,依然在屋内安睡,不为外界所动。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

“草鞋久别因耽坐,布被长蒙为病哮”两句,通过描述隐士长时间穿着草鞋、盖着布被,暗示他的生活简单朴素,同时也透露出他可能因病而久坐的状态。这里不仅展现了隐士的生活习惯,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情绪。

“废尽桔槔甘我拙,抛残棋局倩谁饶”则通过桔槔和棋局的比喻,表达了隐士对劳动和娱乐的态度。桔槔代表劳作,棋局象征闲暇,他甘愿放弃劳作的繁琐,享受棋局带来的乐趣,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选择。

最后,“安居已过门犹闭,何处秋声上竹梢”两句,以秋声衬托隐士的宁静生活。门犹闭,意味着外界的喧嚣与他无关,而远处竹梢上的秋声,既增添了季节的气息,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循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十九)

别畛分疆笑尔曹,百年幻宅不坚牢。

蒸沙作饭终难饱,独茧抽丝未易缫。

天际雨声喧石燕,江潮月色满车螯。

閒来渐觉虚舟稳,平浪轻风且自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二十)

漫劳车马枉经过,僧老空门胜事多。

入座山花争解语,隔林幽鸟自能歌。

翻嫌谢传留双屐,却恨严光欠一蓑。

万法本閒人自闹,此心吾欲问仙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二十一)

独上孤楼杖古茶,泬寥秋色在天涯。

赤城日落如悬鼓,紫逻峰高拟建牙。

草泽有人歌麦秀,风霜无地护兰芽。

看谁得似云边翼,来往虚空处处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二十二)

云中高枕石为床,万事无如静括囊。

人到老年閒悄悄,月当中夜露堂堂。

纸衣补就云千片,铁笛吹残水一方。

多少旧游许相过,出门无那路迂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