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嗣良见赠

世事拚从一醉捐,凭将诗局阅流年。

江山无恙游筇外,花月多情酒盏边。

匣里有时剑独吼,袖中携得笔如椽。

奚囊收拾残编在,不是侯芭莫浪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答李嗣良见赠》是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与对艺术的追求。

首联“世事拚从一醉捐,凭将诗局阅流年”,开篇即以豪放之气概,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选择以诗酒为伴,度过时光。这里“一醉”不仅指饮酒之醉,更暗含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解脱之意,“诗局”则体现了诗人以诗歌作为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创作来审视和记录时间的流转。

颔联“江山无恙游筇外,花月多情酒盏边”,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游历山水、赏花观月的生活场景。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着江山的宁静与美好,花月的柔情与酒盏的温暖,这些都成为他生活中的诗意元素,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得以慰藉的境界。

颈联“匣里有时剑独吼,袖中携得笔如椽”,转而描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另一面——既有剑吼的豪情,也有如椽巨笔的文学才华。这里的“剑吼”可能象征着诗人的理想抱负或内在的激情,而“笔如椽”则强调了诗人的文学创作能力,如同巨大的笔杆一般,能够挥洒出宏大的篇章。

尾联“奚囊收拾残编在,不是侯芭莫浪传”,最后点明了诗人对于作品的珍视与传承的思考。诗人提到自己收藏着未完成的作品,希望后人能正确理解并传播,而不是随意地流传。这既是对自身创作成果的重视,也是对文学价值的尊重与传承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理想与传承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叶道人过息庐留话兼示麦居士

五十头颅始悟非,半条破衲搭儒衣。

从教傀儡三生幻,几见丁令千岁归。

锁骨已堪霾石室,枵肠犹可疗山薇。

罗浮雅有游仙梦,才向君前半露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雷阳道中即事(其一)

食投荒店宿依营,半月山邮与水程。

海外萑符方伏寇,江干流徙为逃兵。

城过五漏门犹闭,日上三竿客未行。

满眼风尘成底事,可怜书剑误儒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雷阳道中即事(其二)

逼面岩峦剑铦青,疏花奇树缀林坰。

峰头鸢站冲炎坠,草际蛇行触鼻腥。

不辨岚烟长漠漠,总无风雨亦冥冥。

薰人毒雾浑如醉,野店村醪到易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雷阳道中即事(其三)

林里啁啾杂鸟虫,阴阴榕叶乍吟风。

行随仆御穿山脊,时拥篮舆渡水中。

官马自刍青草坂,人家多住白茆丛。

平坡十里真如掌,咿轧车声去不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