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翠亭

当年把臂入龙山,犹记相逢醉梦间。

君似孤云了无碍,我如倦翼早知还。

茅檐负日真成算,竹榻论诗整破颜。

欲问太平真气象,夜来风月到松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当年一同游历龙山,那时的记忆还在醉梦之间。
你像孤云自由自在,我却像疲倦的鸟儿早早知道归还。
在简陋的茅檐下晒太阳,成了我们的日常乐趣,一起谈论诗歌直到面露笑容。
想要探寻真正的太平景象,夜晚的风月已悄悄来到松关边。

注释

当年:过去的时间。
龙山:泛指名山或理想之地。
醉梦:酒后的梦境,也可指欢乐时光。
君:你。
孤云:比喻自由不羁的人。
倦翼:疲惫的翅膀,比喻疲惫或厌倦。
知还:知道回归。
茅檐:简陋的茅草屋檐。
算:计划,享受。
竹榻:竹制床铺。
破颜:露出笑容。
太平:社会安定,天下太平。
真气象:真实的景象,理想的状态。
风月:自然景色,也指美好的时光。
松关:松林边的关隘,可能象征边关或隐居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知柔的《环翠亭》,通过对当年与友人共游龙山的记忆,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联“当年把臂入龙山,犹记相逢醉梦间”描绘了昔日与友人携手畅游的欢乐场景,仿佛还在梦境之中。接着,“君似孤云了无碍,我如倦翼早知还”运用比喻,将友人比作无拘无束的孤云,而自己则像疲惫的鸟儿渴望归巢,暗示了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期待。

“茅檐负日真成算,竹榻论诗整破颜”写出了诗人与朋友在简朴的环境中品茗论诗的闲适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满足。尾联“欲问太平真气象,夜来风月到松关”以自然景象收束,借夜晚的风月和松关,寓言般地表达了对理想中太平盛世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回忆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收录诗词(17)

陈知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潮本韩集

大雅寥寥不复还,如公几得古人全。

格高枯淡复志赋,意到浑沦原道篇。

赵子遗编今复乱,欧公校本孰能传。

古音秘矣尤难识,聊与磨铅一究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谒姜相坟次邓经略韵

欲将兴废问洪钧,来谒孤坟独怆神。

千载高风馀凛凛,一池秋水自粼粼。

门前帆影来天际,林杪钟声落海滨。

此道寥寥今复振,不应渔水是东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谒韩祠

斯文何罪窜南荒,来谒孤祠泪数行。

恐有遗书藏坏壁,岂无哀赋吊沅湘。

精神不受氛烟蔽,道义长涵日月光。

四壁萧萧香火冷,何人能与作堂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石桥

巨石横空岂偶然,万雷奔壑有飞泉。

好山雄压三千界,幽处常栖五百仙。

云际楼台深夜见,雨中钟鼓隔溪传。

我来不作声闻想,聊试茶瓯一味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