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春卿尚书(其二)

论建回天力,生平与众同。

居常焚谏草,人自避乘骢。

朝誉多张仲,家声近鲁公。

挽辞吾不愧,收入汗青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谈论他拯救国家的力量,一生与众人相同。
平时焚烧劝谏的文书,人们都避开他的马车。
早朝时常常称赞他如张仲,家族名声接近于鲁公。
对于挽歌我无愧于心,这些事迹将被载入史册。

注释

论:评论,谈论。
建:建立,拯救。
回天力:扭转乾坤的力量。
生平:一生。
与众同:与众人一样。
居常:平时,日常。
焚:焚烧。
谏草:劝谏的文书。
乘骢:乘坐的骏马,代指他的马车。
朝誉:早朝时的赞誉。
张仲:古代贤臣,比喻有才德的人。
家声:家族声誉。
鲁公:鲁国公,指有高尚品德的人。
挽辞:挽歌,哀悼之词。
吾不愧:我无愧疚。
收入:记载。
汗青:史书,古时用竹简书写,故称史书为汗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悼念张春卿尚书的挽诗第二首。诗人赞扬了张春卿一生致力于国家建设,他的力量如同扭转乾坤,但又与普通人无异,生活简朴,常常销毁未采纳的谏言草稿,不求显赫的权势。他的声誉如同张仲(古代贤臣)般广受赞誉,家族名声接近于儒家圣贤鲁公(孔子)。诗人表达自己对张春卿的敬仰,认为他的事迹和品德将被后世铭记在历史文献中,无愧于青史留名。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对故人的高度评价和深深的哀思。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张春卿尚书(其一)

怀抱今遗直,身名古象贤。

路车陈左塾,笙磬在东悬。

再世星辰上,三年雨露边。

崎岖空老去,有识共潸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挽沈次卿学正

洛学传当代,家声属此翁。

一生无世味,万事与人同。

恨不师前郑,欣尝客阿戎。

宜铭千古意,岂在语言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挽沈虞卿侍郎(其二)

嗜古真成癖,摩挲笑眼开。

断编遗汲冢,名篆出秦台。

□□缘应尽,云山唤不回。

凄凉子云宅,问字有谁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挽沈虞卿侍郎(其一)

官重元非好,思閒乐有馀。

生儿早传业,课女夜抄书。

时事方关念,归怀不遂初。

经纶缘未了,天意盍留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