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台湾(其二)

记曾巨舰赤嵌开,早识东彝伏祸胎。

海外情天难补恨,人间劫火忽成灰。

险随虎踞龙蟠失,忧逐山穷水尽来。

枉说请缨旧儒将,沐猴终竟是庸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台湾历史命运的感慨与反思。首句“记曾巨舰赤嵌开”,描绘了台湾早期被发现与开发的历史场景,暗示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接着,“早识东夷伏祸胎”一句,暗指台湾在历史上曾是外敌入侵的前哨,预示着未来的动荡与危机。

“海外情天难补恨,人间劫火忽成灰。”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无奈与痛心,指出即使在遥远的海外,也无法弥补心中的遗憾;人间的灾难如同烈火,瞬间将一切化为灰烬,形象地描绘了历史变迁的残酷与无情。

“险随虎踞龙蟠失,忧逐山穷水尽来。”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台湾的局势比作虎踞龙蟠,象征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台湾在历史上的易手与失去控制。而“忧逐山穷水尽来”则表达了随着局势的恶化,忧患如山穷水尽般无处不在,预示了台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最后,“枉说请缨旧儒将,沐猴终竟是庸才。”这句诗是对历史人物的讽刺与批判,意指那些曾经立下誓言、肩负重任的儒将,最终却未能实现宏图大业,反而成了徒有虚名的庸才。整首诗通过这一系列的描绘与对比,深刻揭示了台湾历史的复杂性与悲剧性,以及对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深切期盼。

收录诗词(7)

张秉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哀台湾(其三)

开门揖盗已难支,况复纷纷错著棋。

太息群才皆竖子,何曾一个是男儿。

河山风景伤无异,锁钥东南付与谁。

笑煞谈兵均纸上,浪传都护策无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哀台湾(其四)

瓯脱中朝本不存,可怜浩劫满乾坤。

苍生蹂躏伤盈野,红女伶仃禁闭门。

真宰诉天应掩泣,哀魂动地尚呼冤。

黄金不共辽东赎,枢部分明近寡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苏澳从军诗(其一)

海滨寻废垒,幕府驻征辕。

徵将趋风至,分营偃月屯。

冑披生虮虱,笳动啸狙猿。

此地犹愁绝,前驱那可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苏澳从军诗(其二)

无路荒山峻,参天古木高。

修蛇临涧跃,怪鸟绕营号。

瘴毒蒸丰草,炊烟爇湿蒿。

不须言战事,士气已萧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