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励(其二)

峨峨数仞墙,百官纷济济。

眇兹墙外躯,所见谅无几。

高门日夜辟,欲入谁余柅。

柰何迷不思,窜身荆棘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巍峨的城墙,象征着权力和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百官纷济济"形象地展现了众多官员熙攘进出的场景,显示出社会秩序和繁盛的表象。然而,城墙之外的人们,他们的生活和视野却被这道高墙所限制,"所见谅无几",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和隔阂。

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高门大户日夜开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想要进入并非易事,受到阻碍。"欲入谁余柅"表达了对社会阶层固化和机会不均的忧虑。最后,诗人以"奈何迷不思,窜身荆棘里"警示世人,应该反思现实,而不是盲目追求,陷入困境。整首诗寓言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510)

罗钦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丙午初度题像

自我得尔来,忽忽已三载。

忧乐不相关,贫病安能浼。

兹晨遇初度,举酒一相洒。

我貌日就衰,尔颜常不改。

过此复几时,应知愈不逮。

观者问为谁,曰我咸疑绐。

惟馀旧亲识,追想为尔拜。

茫茫天地间,岁月不相待。

终当委运去,谁亡复谁在。

谓是无所知,言非亦何解。

一笑两茫然,浮萍渺沧海。

形式: 古风

自励(其三)

紫阳基下学,象山明自然。

支离与径捷,彼此尝交镌。

百年公论定,毕竟谁为偏。

昔闻昌黎语,轲死失其传。

皇极久不建,西教擅吾权。

投人剧妖冶,落网无愚贤。

孰辨真顽空,拘肆成痴颠。

良心一以溺,作圣何由缘。

二程开兴运,勠力扫腥膻。

涵养须用敬,致知学攸先。

神功合内外,彝训肃昭宣。

谁哉乐易简,径欲遗陈编。

自然岂不贵,无乃流于禅。

孤风邈难嗣,缺月澹寒川。

近来白沙老,应执九原鞭。

缅思原泉句,今昔几尼渊。

宁知下学功,是水可澄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梅刑部彦常

临江理舟楫,驾言辞故乡。

故乡非不安,忧君未能忘。

握手一长叹,出门何慨慷。

所遇无险夷,行行尽周行。

老骥志千里,游子怀四方。

岂知辕下驹,局促徒悲鸣。

圣朝虽致治,庶事未尽康。

江南多苦雨,江北多愆阳。

遗民日啼饥,已空糟与糠。

救荒岂无政,何能补流亡。

秋高胡马肥,徵师守边疆。

行者犯锋镝,居者供糇粮。

遣使出监护,冠盖恒相望。

未闻奏捷功,声势徒张皇。

君昔在郎署,明刑凛秋霜。

仁声久洋溢,远追于与张。

兹行定高擢,指日登岩廊。

愿弘济时具,拯斯昏垫民。

莫以合烛故,爱此东壁光。

丈夫得行道,离别何足伤。

形式: 古风

为欧阳牧之题竹二首(其一)

深根便东引,挺出悬崖畔。

东风翼新梢,势欲凌霄汉。

惟应具眼人,不作寻常看。

形式: 古风 押[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