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杜工部秋兴八首(其六)

父老阳春望转头,金陵王气索然秋。

宫廷薪胆人皆讳,荆棘铜驼客已愁。

厮养时来成翼虎,英雄运去逐眠鸥。

中原尺寸当□□,区脱如何视豫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次杜工部秋兴八首(其六)》由清代诗人李寄所作,通过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与对现实的忧虑,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首句“父老阳春望转头”,以“阳春”象征美好的时光,而“转头”则暗示这种美好终将逝去,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担忧。接着,“金陵王气索然秋”一句,以金陵的衰败景象,暗喻国家的衰落与王气的消散,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宫廷薪胆人皆讳,荆棘铜驼客已愁”两句,通过宫廷的变迁与荆棘铜驼的出现,形象地描绘了国家从繁华到荒凉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内心的悲痛与无奈。“薪胆”在这里比喻国家的艰难处境,“荆棘铜驼”则是荒凉景象的象征,两者结合,更加强化了诗人的忧国之情。

“厮养时来成翼虎,英雄运去逐眠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前句赞扬了在特定时期涌现的英雄人物,如同“翼虎”般勇猛;后句则感叹英雄时代的逝去,英雄们只能像“眠鸥”一样,随波逐流,无力回天。这一对比,深刻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英雄命运的无常。

最后,“中原尺寸当□□,区脱如何视豫州”两句,表达了对国家领土完整和统一的深切渴望。其中,“中原尺寸”指代广阔的国土,“区脱”则可能是指边疆地区,“豫州”是古代州名,这里泛指国家的重要区域。这两句诗呼吁人们关注国家的每一寸土地,强调了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具有强烈历史感和人文情怀的作品。

收录诗词(232)

李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杜工部秋兴八首(其七)

忆昔高皇创业功,白山黑水版图中。

四□荫庇扶桑日,万国薰蒸闾阖风。

武教治兼文教盛,一年粟有两年红。

三韩自是神京臂,遗事犹堪问老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杜工部秋兴八首(其八)

卜年八百数逶迤,反覆终当类复陂。

旧日龙髯犹在地,荒陵鹃血好殷枝。

诛奸史笔千年在,梅祸天心一旦移。

白水金刀闻汉谶,云台愿附姓名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大雪再次东坡韵

丰年呈瑞看秾纤,举手寒威入袖严。

不独铺云能作海,果然扫土便成盐。

凤池学士冰山倚,貂帽郎官狗尾檐。

乘与东坡舒望眼,惊看马耳没双尖。

开口谁怜望哺鸦,出门我叹鹧鸪车。

折腰已瘁陶潜柳,强项空开董令花。

行客扮成琼岛客,贫家装就玉堂家。

乾坤一变谁支拄,垂老看予瘦骨叉。

形式: 古风

补窗

峭寒连日逼疏棂,补出层层衬画屏。

望去诗书都雪亮,坐来帏帐讶风停。

冻蝇从此钻难破,宝鸭能教爇倍馨。

傥得处宗难解语,未妨竟夕隔窗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