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柳五首(其四)

疏烟凉晕暗相望,长路迢迢秋未央。

乌下苏台愁似织,猿鸣巫峡泪沾裳。

江郎才尽风华减,陶令归来姓氏忘。

分占琅琊香一瓣,白门遗恨满青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黄昏时分的凄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情感的交融。首句“疏烟凉晕暗相望”以烟雾和凉意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接下来,“长路迢迢秋未央”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空间感和时间感,长路象征着无尽的旅程或人生的漫长,而“秋未央”则强调了秋天的持续与深远。

“乌下苏台愁似织,猿鸣巫峡泪沾裳”两句运用了对比和拟人的手法,将乌鸦降落于苏台的场景与猿猴在巫峡哀鸣的情景相结合,分别代表了不同地域的哀愁与悲伤,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乌鸦的愁绪如同织布一般密密麻麻,而猿猴的啼哭则让诗人的衣裳沾满了泪水,生动地描绘了情感的沉重与深邃。

“江郎才尽风华减,陶令归来姓氏忘”这两句则转向对历史人物的感慨。江淹(江郎)才华横溢,但最终才尽,风华不再;陶潜(陶令)归隐田园后,甚至忘记了自己曾有的姓氏。这两句话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对历史变迁和个人价值消逝的深刻反思。

最后,“分占琅琊香一瓣,白门遗恨满青箱”则以香料和书籍作为载体,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失去的遗憾。琅琊香代表着珍贵的记忆或美好的事物,而白门则可能指向某个特定地点或事件,遗恨则表达了未能挽回的遗憾之情。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考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柳五首(其五)

仲雍山下古墙头,袅袅丰姿抱素秋。

暮雨黯沉茶社鼓,斜阳红到酒家楼。

丝牵野渡飘还续,尘染征衫去尚留。

莫向离人歌此曲,江南乌夜不胜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附鲤南四弟和作次渔洋山人韵四首(其一)

萧萧瑟瑟瘁离魂,蓦地秋风黯玉门。

薄雨催残疏雁影,夕阳绚尽乱鸦痕。

那堪羌笛吹中夜,又是哀蝉送别村。

远道征夫归未得,旗亭往恨不须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附鲤南四弟和作次渔洋山人韵四首(其二)

星星薄晕早经霜,华发参差感野塘。

万里烟尘回紫塞,十年风雨怨青箱。

纤腰零落伤南国,故垒萧森忆汉王。

攀尽长条还送别,离人肠断冶春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附鲤南四弟和作次渔洋山人韵四首(其三)

何年清露拂朝衣,转盼青青作态非。

灞岸嘶烟归马杳,苏台啼恨晚莺稀。

半塘残月和愁暝,一片凉云绕梦飞。

最是翠楼凝望处,封侯心事久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