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李东阳的《马嵬曲》以唐朝历史事件为背景,描绘了安史之乱后唐玄宗逃离长安的场景。首句“唐家国破君不守”,直接点出国家动荡,君王失措。次句“独载蛾眉弃城走”中,“蛾眉”借指杨贵妃,暗示了皇帝为了保全自身而舍弃了她,反映出帝王的自私与无奈。
“金瓯器重不自持,玉环堕地犹回首”两句,通过比喻,表达玄宗对失去杨贵妃的深深怀念,即使贵重如国家神器(金瓯),也比不上对她的感情。最后一句“玉环堕地犹回首”,形象生动,令人感伤。
接下来的诗句转向了玄宗的逃亡和长安的清静:“前星夜入紫微垣,王风净扫长安膻。”“前星”暗指玄宗,他如同流星般逃离,希望恢复往日的清净。“王风净扫长安膻”则象征着叛军的离去,长安暂时恢复安宁。
最后两句“上皇卷甲山川外,父老含悲长庆前”表达了百姓对上皇的同情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揭示了世事无常,欢愉未必长久的主题。“世间万事多反覆,自古欢娱不为福”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欢乐往往转瞬即逝,而悲剧却可能带来长远的影响。
结尾处“君不见西宫露剑迎,何如坡下屯兵宿”以对比的方式,指出宫廷的奢华与民间的朴素,暗示了玄宗的悲剧选择不如在民间低调生活来得安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明朝文人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