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其一)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

拄杖闲挑菜,鞦韆不见人。

殷勤木芍药,独自殿馀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雨后浮萍聚拢,蛙鸣声四处回荡。
海棠花仿佛一场梦,梅子已熟可以品尝。
我持杖悠闲地摘菜,空荡荡的鞦韆无人玩耍。
木芍药热情如故,独自守护着春天的余晖。

注释

雨:下雨。
过:经过。
浮萍:水上植物,叶子漂浮在水面。
合:聚集。
蛙声:青蛙的叫声。
满:充满。
四邻:四周邻居。
海棠:一种观赏植物,春季开花。
真:确实,如同。
一梦:一场梦。
梅子:夏季水果,由梅树结出。
欲:想要。
尝新:品尝新鲜的果实。
拄杖:手执拐杖。
闲挑:悠闲地挑选。
菜:蔬菜。
鞦韆:儿童游戏用的秋千。
不见人:没有人玩。
殷勤:热情,忠诚。
木芍药:牡丹的一种,也叫木芙蓉。
独自:单独。
殿:最后,末尾。
馀春:春天剩余的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诗人在雨后漫步至四望亭下,观赏池中的鱼儿,继而从乾明寺前东冈上归来,途中细心体察自然之美。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这里写出了雨后的宁静与生机。浮萍指水面上的落叶或藓草,这里形容雨后这些物象重新漂浮在水面上,而蛙声则充塞了整个乡间的空间,营造出一种生命力旺盛的氛围。

"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诗人提到海棠和梅子,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植物或果实。海棿(海棠)是一种山楂科植物,其果实可食;而“梅子”则是梅花的果实。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中新鲜事物的向往与期待。

"拄杖闲挑菜,鞦韆不见人":诗人的拐杖在田间悠闲地挑选着野菜,而周围却看不到其他行人,这里描绘了一种孤独而自在的情景。

"殷勤木芍药,独自殿馀春":木芍药是一种草本植物,在这里被赋予了某种情感——“殷勤”,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中细小生命的关心与温暖。最后一句则是对即将逝去的春天独自留恋。

整个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深深的爱好以及在雨后宁静生活中的孤寂情怀。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观察,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其二)

高亭废已久,下有种鱼塘。

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

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

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雨中看牡丹三首(其一)

雾雨不成点,映空疑有无。

时于花上见,的皪走明珠。

秀色洗红粉,暗香生雪肤。

黄昏更萧瑟,头重欲相扶。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雨中看牡丹三首(其二)

明日雨当止,晨光在松枝。

清寒入花骨,肃肃初自持。

午景发浓艳,一笑当及时。

依然暮还敛,亦自惜幽姿。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雨中看牡丹三首(其三)

幽姿不可惜,后日东风起。

酒醒何所见,金粉抱青子。

千花与百草,共尽无妍鄙。

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