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蒋二十四

鸟啭蜂飞日渐长,旅人情味悔思量。

禅门澹薄无心地,世事生疏欲面墙。

二月云烟迷柳色,九衢风土带花香。

大知高士禁愁寂,试倚阑干莫断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鸟儿鸣叫蜜蜂飞舞,白天逐渐变长,旅人的思绪开始回荡。
在禅宗的修行中,心境淡泊如无心之地,对世间纷扰感到陌生,仿佛面对着一堵墙。
二月的云雾缭绕,遮住了柳树的绿色,街头巷尾弥漫着花香。
智者和高尚的人能抵挡忧愁与寂寞,试着倚靠栏杆,不必过于伤感。

注释

日渐长:指白天逐渐增长,暗示春天的到来。
禅门:指佛教修行的场所。
生疏:形容对世事不熟悉或隔阂。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心如刀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旅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淡泊禅修之境界。开篇“鸟啭蜂飞日渐长”写出了初春时节,万物复苏的情景,而“旅人情味悔思量”则表达了远行者对于家园的深切思念与感慨。

接着,“禅门澹薄无心地,世事生疏欲面墙”展示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超脱尘俗的心态。这里的“澹薄”一词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操,而“世事生疏欲面墙”则是表达诗人对于红尘琐事逐渐疏远,想要隔绝尘世之感。

第三句“二月云烟迷柳色,九衢风土带花香”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传递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意境。这里的“二月”正是春意盎然的时节,“云烟迷柳色”和“九衢风土带花香”共同营造出一个温馨而美好的画面。

最后,“大知高士禁愁寂,试倚阑干莫断肠”则是诗人对智者高士的称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感受旅途孤独寂寞时,不愿意让这种情绪打断内心的平和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禅修生活的向往,以及远行者对家园的深切思念。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58)

唐彦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 号:鹿门先生
  • 籍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 生卒年:?~893

相关古诗词

望中条

虞乡县西郭,改观揖中条。

第蓄终南小,交□□□遥。

崦深应有寺,峰近恐通桥。

为语前村叟,他时寄采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望夫石

江上见危矶,人形立翠微。

妾来终日望,夫去几时归。

明月空悬镜,苍苔漫补衣。

可怜双泪眼,千古断斜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望岳时贼据华夏

长路风埃隔楚氛,忽惊神岳映朝曛。

削成绝壁五千仞,高揖泥金七十君。

祝史秘辞今莫睹,从臣嘉颂久无闻。

幽人闲望封中地,好为吾皇起白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绯桃

短墙荒圃四无邻,烈火绯桃照地春。

坐久好风休掩袂,夜来微雨已沾巾。

敢同俗态期青眼,似有微词动绛唇。

尽日更无乡井念,此时何必见秦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