绯桃

短墙荒圃四无邻,烈火绯桃照地春。

坐久好风休掩袂,夜来微雨已沾巾。

敢同俗态期青眼,似有微词动绛唇。

尽日更无乡井念,此时何必见秦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短墙环绕的荒芜菜园四周无人,烈焰般的红桃花映照着春天的大地。
坐在这里久了,凉风吹过也不再需要遮住衣袖,夜晚的小雨已经打湿了我的衣襟。
我不敢期待世俗的眼光,只希望得到一丝理解,仿佛有人轻声细语触动了朱唇。
整天都没有思乡之情,此刻又何必去想念那些秦地的人呢。

注释

短墙:简陋的围墙。
荒圃:荒废的菜园。
四无邻:周围没有人烟。
烈火绯桃:形容鲜艳的红桃花。
照地春:映照出春天的气息。
坐久:长时间坐着。
好风:凉爽的风。
休掩袂:不必遮住衣袖。
微雨:小雨。
沾巾:打湿衣襟。
敢同俗态:不敢期望与世俗相同的态度。
期青眼:期待得到善意的目光。
微词:轻微的批评或意见。
动绛唇:用言语表达。
尽日:整天。
乡井念:思乡之情。
秦人:指代秦地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情景。开篇“短墙荒圃四无邻”表明诗人居住在一个偏僻幽静的地方,远离尘嚣。紧接着,“烈火绯桃照地春”用鲜明的对比色彩描绘了盛开的绯桃,其热烈如同烈火,将春天的景象烘托得十分生动。

中间两句“坐久好风休掩袂,夜来微雨已沾巾”写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悠然自得地享受着风,甚至不需要用衣袖遮挡;而微雨的到来,更增加了一丝凉意,使得诗人的巾栉都已经被湿润。

后两句“敢同俗态期青眼,似有微词动绛唇”则透露出诗人与世俗不同的目光和内心的情感变化,他似乎在期待着一种理解,而那微妙的语言表达也让人觉得他唇边仿佛有所不忍言说。

最后,“尽日更无乡井念,此时何必见秦人”表明诗人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已经没有了对故乡的思念,更不需要去寻找那些熟悉的人群。这里的“秦人”可以理解为远方或特定地区的人,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强调了自己与世隔绝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飞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58)

唐彦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 号:鹿门先生
  • 籍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 生卒年:?~893

相关古诗词

雪菊金英两断肠,蝶翎蜂鼻带清香。

寒村宿雾临幽径,废苑斜晖傍短墙。

近取松筠为伴侣,远将桃李作参商。

年来病肺疏杯酒,每忆龙山似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日下芜城莽苍中,湿萤撩乱起衰丛。

寒烟陈后长门闭,夜雨隋家旧苑空。

星散欲陵前槛月,影低如试北窗风。

羁人此夕方愁绪,心似寒灰首似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游阳明一洞天呈王理得诸君

禹穴苍茫不可探,人传灵笈锁烟岚。

初晴鹤点青边嶂,欲雨龙移黑处潭。

北斗斋坛天寂寂,东风仙洞草毵毵。

堪怜尹叟非关吏,犹向江南逐老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游清凉寺

白云红树路纡萦,古殿长廊次第行。

南望水连桃叶渡,北来山枕石头城。

一尘不到心源净,万有俱空眼界清。

竹院逢僧旧曾识,旋披禅衲为相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