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江城子(其一)赋梅寄余叔良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淡,有谁知。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翻译

梅花的香气从小径那边悠然飘来,雪花纷纷而落。晚风浮动,晨风轻轻。这绽放的花朵想要争夺第一分春意呢,于是早早的(先)在寒风中发枝吐蕾。可是这一年中最早的春天已经结束了(说作者心里的春天),早早的开放,却是已经迟了呢。
看那开烦的花朵,也不全是冰雪晶莹的姿态呢。有的吐蕾(未开)有的含苞(欲开),就像红唇的淡雅的女子,只轻轻的扫了些许脂粉。我啊,喝醉了,迷迷糊糊的侮辱了这鲜艳的花朵(见上面)花呀你不要嫉恨我啊,要知道:你这一身的(浑)淡雅,高洁,又有谁相知呢?

注释

“暗香”三句:写寒梅凌雪开放。
暗香:幽香,代指梅花。
垂垂:降落貌。
“花意”句:寒梅岁末开花,意欲争春。
“未应”四句:梅花欲开未开之时,未必全是雪霜丰姿,它白里透红,犹有胭脂红色。
谤:诽谤,说坏话。
冷淡:清冷淡泊。
知:欣赏,赏识。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江神子·江城子(其一)》,以梅花为题材,寄寓对友人余叔良的思念之情。词中通过描绘梅花在雪中傲然绽放的情景,展现了梅花坚韧不屈的品格和早春的生机。

"暗香横路雪垂垂",描绘了一幅梅花在雪中散发幽香的画面,暗示了梅花在严寒中独自开放的坚韧。"晚风吹,晓风吹",通过风的反复吹拂,表现出梅花无论日夜都坚守着自己的节操。"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赞美了梅花在寒冬中抢占春色的勇气和决心。

"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表达了词人对梅花过早凋零的惋惜,同时也寓意着友人的离别之痛。接下来的"未应全是雪霜姿",暗示了梅花并非只有寒冷气质,还有娇嫩的一面,"欲开时,未开时"描绘了梅花含苞待放的娇羞姿态。

"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运用比喻手法,形容梅花花瓣如女子的娇颜,细腻而生动。最后三句"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淡,有谁知",词人借酒浇愁,醉中误将梅花当作佳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人理解的孤独。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梅花为载体,寄寓了词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梅花的赞美,也有对友人的怀念,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江神子/江城子.和陈仁和韵

玉箫声远忆骖鸾。几悲欢。带罗宽。

且对花前,痛饮莫留残。

归去小窗明月在,云一缕,玉千竿。

吴霜应点鬓云斑。绮窗闲。梦连环。

说与东风,归意有无间。

芳草姑苏台下路,和泪看,小屏山。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神子/江城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乱云扰扰水潺潺。笑溪山。几时闲。更觉桃源,人去隔仙凡。万壑千岩楼外雪,琼作树,玉为栏。

倦游回首且加餐。短篷寒。画图间。见说娇颦,拥髻待君看。二月东湖湖上路,官柳嫩,野梅残。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神子(其二)和李能伯韵呈赵晋臣

五云高处望西清。玉阶升。棣华荣。

筑屋溪头,楼观画难成。

长夜笙歌还起问,谁放月,又西沉。

家传鸿宝旧知名。看长生。奉严宸。

且把风流,水北画耆英。

咫尺西风诗酒社,石鼎句,要弥明。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神子/江城子(其三)博山道中书王氏壁

一川松竹任横斜,有人家,被云遮。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比着桃源溪上路,风景好,不争多。

旗亭有酒径须赊,晚寒些,怎禁他。醉里匆匆,归骑自随车。白发苍颜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形式: 词牌: 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