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云欲遘雨,恼此山河凉。
柴门试一出,矫目叹林光。
孔鸾势自远,鸿雁意亦长。
先后日云间,俗眼安得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首句“秋云欲遘雨,恼此山河凉”以秋云预示将至的雨水,渲染了一种清凉而略带愁绪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变化无常的规律。接着,“柴门试一出,矫目叹林光”则展现了诗人走出家门,面对大自然时的惊喜与赞叹,通过“矫目”这一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极度欣赏。
“孔鸾势自远,鸿雁意亦长”两句运用了典故,孔鸾和鸿雁分别象征着高洁和远大的志向,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和远大理想的向往。最后,“先后日云间,俗眼安得常”则以日云间的景象,暗喻人生的短暂与世态炎凉,同时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时光,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深沉,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不详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颍川美凤凰,淮阳盛股肱。
皇恩既布濩,清羸亦作兴。
自知同泾渭,孰觉异鴳鹏。
巍巍君子堂,而我得先登。
园林叶落丹丘远,坂路霜寒白发侵。
不是关西将家子,也无诗思著秦音。
黄金无限不须成,欲塞河流要负薪。
谁识望仙宫里事,只因荡漾阿娇春。
白头青简负三馀,得丧穷通不问渠。
但恐风霜侵尔稼,敢期盗贼避吾闾。
秋蝉冬蝶空离恨,渭水秦山政索居。
何日离合南北史,倩君成就一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