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士明同知

前望谯楼带古城,濯缨河畔水泠泠。

共分草径临门入,最喜书声隔屋听。

宦路驰驱足尘土,人生聚合等云萍。

琴清茗冷何时共,直待秋风月满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刘士明的深情寄语,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前望谯楼带古城,濯缨河畔水泠泠”,以谯楼和古城为背景,河水潺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朴的氛围,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情感联系。

颔联“共分草径临门入,最喜书声隔屋听”,描述了两人共同分享的日常场景——在草径中漫步,进入友人家中,最令人欣喜的是能听到书声从屋内传来,这不仅是对知识的追求,更是心灵的交流与共鸣。

颈联“宦路驰驱足尘土,人生聚合等云萍”,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宦途奔波,尘土飞扬,生活忙碌而充满挑战;但友情如同浮云聚散,虽短暂却珍贵,强调了友情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尾联“琴清茗冷何时共,直待秋风月满庭”,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希望在秋风送爽、月光皎洁之时,能与友人共赏琴音,共享茶香,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以及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憧憬。

收录诗词(133)

吴师道(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 字:正传
  • 籍贯: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
  • 生卒年:1283—1344

相关古诗词

和芊希曾宪史韵二首(其一)

高步青霄计未差,征途祇暂走尘沙。

烟波江上吟芳草,风雨城东看落花。

揽辔欲追千载士,扣门肯向五侯家。

遥知斋阁清无事,满架残书整复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芊希曾宪史韵二首(其二)

平生忤俗苦无朋,心事萧然有发僧。

作吏祇师三尺法,读书肯负十年灯。

空持璞玉嗟谁赏,误落樊笼去未能。

梦忆金华三月暮,踏云穿雨上崚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游三天洞

稽亭山下三天洞,忆我金华物色同。

拔地飞崖云汹涌,映空嵌穴树葱茏。

不知混沌何年凿,直恐神仙有路通。

终拟赤松归隐去,清游还堕梦魂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中秋次同院人韵

鸣驺杂遝款庭中,宴罢扶携看醉翁。

禁钥锁深秋院月,天香吹湿露华风。

终宵倚树怜吴质,何处登楼觅庾公。

挹取清光照方寸,此时分散莫匆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