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渔父渡伍胥辞剑图歌

江有阻兮路有岐,时将迫兮来何迟。

子弗渡兮我心悲,既渡子兮我何以剑为,吁嗟行兮子毋我疑。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江水受阻道路分岔,时间紧迫你为何来得这么迟。
你不渡河我内心悲伤,你已渡过我又拿剑做什么,哎呀走吧你不要怀疑我。

注释

江:江河。
阻:阻碍。
路:道路。
岐:岔路。
时:时间。
迫:紧迫。
子:你。
弗:不。
渡:渡过。
我心:我的内心。
悲:悲伤。
既:已经。
剑:剑。
吁嗟:叹息。
行:行走。
毋:不要。
疑:怀疑。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傅若金所作,名为《楚渔父渡伍胥辞剑图歌》。全诗通过描绘楚渔父与伍胥分别时的情景,表达了深沉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

“江有阻兮路有岐”两句,开篇即设定了一种环境氛围,江河的阻隔和道路的分叉象征着人生选择的艰难与复杂。这里,“江”不仅是自然景观,更隐喻了人生的坎坷与挑战。

“时将迫兮来何迟”一句,以问询的形式表达了对时间紧迫和朋友到来的期待。这不仅是对现实中友人的呼唤,也象征着对理想、志向或美好事物的渴望。

“子弗渡兮我心悲”这句话,通过楚渔父不能渡江的心情描写,传达了离别带来的哀伤和不舍。这里,“子”指的是伍胥,而“我心悲”则表露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既渡子兮我何以剑为”一句,是诗中情感的高潮。伍胥一旦离开,楚渔父的心境随之发生变化,他将自己与剑的关系隐喻为一种精神寄托或心灵支柱。这表明了在面对离别和挑战时,内心的坚定与支持是多么重要。

最后,“吁嗟行兮子毋我疑”一句,是诗人对伍胥即将远行的一种叮咛。这里,“吁嗟”表达了深沉的情感,而“子毋我疑”则传递了一种信任与祝福,希望对方在未来的路上无所畏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楚渔父与伍胥的离别场景,展现了人间真挚友情的力量,以及面对分别时内心深处的不舍与支持。

收录诗词(300)

傅若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 生卒年:1303—1342

相关古诗词

子胥谢渔父

江有水兮汤汤,我将济兮无梁。

穷途事迫兮心皇皇,俶丈夫兮孰舟孰航。

丈人之德兮非剑何偿,胡为不顾兮乃鼓枻乎沧浪。

噫衔恩誓报兮,之死靡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陈抟移居图

尊拳相交四海沸,吁嗟先生不安睡。

翻然舍此复何之,岁晏天寒日云暮。

幼妻弱子并两犍,老臧反顾催著鞭。

酒尊棋局相后先,大豖在道猫在肩。

先生之居白云里,清风迎门鹤随处。

陈桥一旦拥黄袍,何似山中睡方起。

石田茅屋今安在,回首高风三百载。

君不见古汴凄凉禾黍秋,向来功业水东流。

形式: 古风

题张以瞻云耕

山磷磷,石凿凿,山石之间云漠漠。

短衣开云种寂寞,良耜畟畟翻荦确。

云深不辨人与牛,但闻挥鞭叱咤牛砺角。

傍人借问耕者谁,晋侯之孙勃窣儿。

读书不食万钟禄,却来云里亲锄犁。

云山地瘦禾黍薄,噫嗟先生此东作。

一犁春雨土如酥,共笑耕云计良恶。

耕云不恶亦不痴,先生笑君君不知。

人间寸地出租赋,力田不给公家需。

不如耕云之乐有深趣,县远山深无悍吏。

君不见田家催租夜打门,先生作劳方卧云。

形式: 古风

续丽人行

春江水绿春草长,暖风晴麦摇翠光。

江头女儿踏春阳,宫鞋蹀?双鸳鸯。

浓蛾扫翠誇时妆,青梅如豆悬钗梁。

含羞避客依垂杨,绿条花貌相掩映。

罗裙飒飒风逞香,我欲临流揽其裳。

赠君江南充耳之明珰,愿君回贮流波双饯君。

东风南浦之离章,微辞谑浪空彷徨。

彤霞无影散巫峡,飘然竟学孤鸾翔。

亦知佳人礼自防,岂比濮上桑间行。

行云一去杳莫睹,痴心空断相思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