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鲍大监赴阙

紫诏徵黄下碧虚,棠郊人送去何如。

深宜我后尊三老,未许伊川学二疏。

到想烟霞侵几杖,行愁花雨湿图书。

归期野客难陪从,空有吟魂逐后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紫色的圣旨从天空降临,送往郊外的老人会怎样想?
他们应得到尊重,如同我王尊敬三位长者,但不能效仿伊川学派的隐逸行为。
想象中,烟霞缭绕将伴随他们的拐杖,行走时怕连书籍也沾上雨水。
归乡的日子,田野的客人难以陪伴,只有诗的灵魂随车尾离去。

注释

紫诏:紫色圣旨,象征皇家命令。
碧虚:青天,指天空。
尊三老:尊崇年长者。
伊川学二疏:伊川学派的隐士,指不愿做官的人。
烟霞侵几杖:烟霞环绕,形容环境清幽。
花雨湿图书:花瓣飘落,可能打湿书籍。
野客:乡村的客人,指田园生活的人。
吟魂:诗人的灵魂。
后车:指皇家车辆的尾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所作的《送鲍大监赴阙》,表达了对鲍大监被征召入朝的送别之情。首句“紫诏徵黄下碧虚”描绘了鲍大监接受皇帝的圣旨,犹如仙人般降临人间的景象,富有神秘色彩。次句“棠郊人送去何如”则写出了当地百姓对他的敬仰和不舍之情。

第三句“深宜我后尊三老”表达了对朝廷尊重贤能长者的期望,希望鲍大监能得到应有的尊崇。第四句“未许伊川学二疏”引用了汉代疏广、疏受的故事,暗示鲍大监应以公正无私的态度行事,不效仿古代隐逸之士的消极避世。

第五、六句“到想烟霞侵几杖,行愁花雨湿图书”通过想象鲍大监在旅途中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他旅途安危的关心,以及对他的学问和书籍可能遭受雨水打湿的忧虑。

最后两句“归期野客难陪从,空有吟魂逐后车”表达了诗人自己无法陪同鲍大监回朝,只能寄托思念于他的归途,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鲍大监的祝福和期待,又流露出诗人自己的失落与无奈,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

收录诗词(395)

魏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字:仲先
  • 号:草堂居士
  • 籍贯:陕州陕县
  • 生卒年:960—1020

相关古诗词

送端上人南归

相寻如有事,独去似无依。

海内山游遍,江边寺始归。

题诗当路少,乞食入城稀。

肯学寻常辈,忙忙为紫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臧奎之宁州谒韩使君

路远邠郊外,严冬去若何。

时平防贼少,山险下驴多。

塞色晴犹惨,蕃音译尚讹。

贤侯虽礼待,陟屺愿频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薛奎殿院赴阙

谪监陕郡滞贤才,清雪忻将紫诏开。

缓步未亲龙扆去,回车愿拥隼舆来。

辞蒙得得过三径,送合迢迢到柏台。

秋霁山川行色好,乘骢策蹇恨难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薛端公赴右蜀均输兼呈司理刘大著二首(其二)

旌旆悠悠出陕时,白头人送倍依依。

蜀川尚忆蒲芦政,蛮洞先惊獬豸威。

祖席香浓花未老,行厨味简笋初肥。

公馀若荐相如赋,郫县梅仙好发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